时间: 2025-05-01 05:1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1:50
东园草堂新成二首 其二
作者:叶梦得 〔宋代〕
密覆荒茅已数重,中开别户更相容。
苦无公事妨人乐,多有清闲借客慵。
南浦潮平分剩水,北山路近得青松。
怪翁归意何能缓,新筑高台见卧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建的草堂,周围环境幽静,适合闲适生活。诗人强调草堂的隐蔽与宁静,虽然没有公事来打扰,但却有许多清闲的时光,期待能与朋友相聚。南边的水面开阔,北边的山路通向青松,诗人对此感到满意,最后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叶梦得(1077-1148),字耘甫,号默存,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后期隐居,专注于诗词创作。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他隐居东园草堂时期,表现了他在政治纷扰后的宁静生活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叶梦得的这首《东园草堂新成二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诗的开头“密覆荒茅已数重”,不仅描绘了草堂的环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凝重。接着“中开别户更相容”则展示了诗人对独立空间的渴望,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苦无公事妨人乐,多有清闲借客慵”表现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拒绝,强调了清闲的重要性,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南浦的潮平与北山的青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
最后一句“怪翁归意何能缓,新筑高台见卧龙”,诗人通过“怪翁”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归隐者心境的思考,隐喻着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彰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传达出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繁华喧闹
B. 幽静自然
C. 热闹非凡
答案:B
诗人对公事的态度是?
A. 热衷于参与
B. 无所谓
C. 认为它影响快乐
答案:C
“卧龙”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隐士的才华
B. 浪荡的生活
C. 追求名利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