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6:3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30:00
无限伤心,吊亡国云山故道。蓦蓦地,杜鹃啼血,棠梨开早。愁随花絮飞来也,四山锁尽愁难扫。叹年年春色倍还人,谁年少!梨花雪,丝风晓。柳杨枝,笼烟袅。禁三千白发,镜花虚照。襟袖朱颜人似玉,也应同向金樽老。想当时罗绮少年场,生春草。
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怀念那已亡的国度,走在云山之间的古老道路上。突然间,杜鹃鸟啼血般悲鸣,棠梨花早早地开放。忧愁随着花絮飘飞而来,四周的山峦似乎将忧愁紧紧锁住,难以驱散。叹息着每年春色依旧,但谁还能保持年少时的模样呢?梨花如雪,微风拂晓。柳枝轻摇,烟雾缭绕。三千烦恼丝化为白发,镜中映照的只是虚幻。衣袖间的红颜如玉般美丽,也应当一同在金樽前老去。回想当年,身着华丽衣裳的少年们在春草地上嬉戏。
作者介绍: 夏完淳(1631-1647),明代诗人,字存古,号小隐,江苏吴江人。他是明末清初的抗清英雄,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夏完淳的诗歌多表达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风格沉郁悲壮。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夏完淳在明朝灭亡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这首《满江红》是夏完淳在明朝灭亡后的悲愤之作。诗中,“无限伤心”直抒胸臆,奠定了全诗的悲凉基调。诗人通过对杜鹃啼血、棠梨开早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将个人的悲痛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诗中的“愁随花絮飞来也,四山锁尽愁难扫”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尽忧愁和无法排遣的苦闷。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梨花、柳枝等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青春逝去的感慨。“襟袖朱颜人似玉,也应同向金樽老”一句,既表达了对青春的留恋,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无奈和接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夏完淳诗歌的沉郁悲壮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国的怀念和对青春逝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运用典故,抒发了内心的悲伤和无奈,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杜鹃啼血”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悲切和哀伤 C. 生命的短暂 D. 纯洁和美丽
诗中“梨花雪”象征什么? A. 悲切和哀伤 B. 纯洁和美丽 C. 生命的短暂 D. 烦恼和衰老
诗中“四山锁尽愁难扫”表达了什么? A. 对故国的怀念 B. 内心的忧愁和无奈 C. 对青春的留恋 D. 对未来的无奈和接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