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时间: 2025-08-07 15:26:06

诗句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5:26:06

原文展示: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夏完淳 〔明代〕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色彩侵入了空荡的闺房,夜晚我扫着梧桐的落叶。谁曾想同心结无法结成,反而结成了相思的结。十二道玉制的栏杆,风儿吹动着灯光忽明忽暗。我站立到黄昏,泪水流了几行,只听见一片乌鸦在月光下啼叫。

注释:

  • 空闺:指空无一人的闺房,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独守空房。
  • 梧桐叶:梧桐树的叶子,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和离别的哀愁。
  • 同心结:古代象征爱情的结,这里指无法实现的爱情。
  • 相思结:指因思念而产生的情感纠结。
  • 十二玉阑干:形容栏杆精美,可能是指宫廷或贵族家中的装饰。
  • 风动灯明灭:形容风使得灯光摇曳不定,忽明忽暗。
  • 立尽黄昏:指站立到黄昏时分,形容时间的长久。
  • 泪几行:形容泪水的多。
  • 一片鸦啼月:乌鸦在月光下的啼叫,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完淳(1631-1650),明末清初的抗清英雄和诗人,字存古,号小隐,江苏吴江人。他的一生短暂而悲壮,因参与抗清活动而被捕,最终英勇就义。夏完淳的诗词多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夏完淳被囚禁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的“空闺”和“相思结”可能象征着他对失去的家园和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凄凉景象为背景,通过“空闺”、“梧桐叶”、“同心结”和“相思结”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愁和无奈。诗中的“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描绘了一个精美而冷清的环境,而“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则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悲凉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夏完淳作为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和对时代悲剧的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色到空闺”:秋天的色彩侵入了空荡的闺房,暗示了孤独和凄凉。
  • “夜扫梧桐叶”:夜晚扫着梧桐的落叶,增添了秋天的萧瑟感。
  •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原本期望的同心结无法结成,反而结成了相思的结,表达了无奈和痛苦。
  •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精美的栏杆和摇曳的灯光,描绘了一个冷清而精美的环境。
  •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站立到黄昏,泪水流了几行,乌鸦在月光下的啼叫,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同心结”和“相思结”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纠结。
  • 拟人:“风动灯明灭”中的“风动”赋予了风以生命,使得灯光的摇曳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的对仗工整,如“秋色到空闺”与“夜扫梧桐叶”,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失去的家园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痛苦。通过秋天的凄凉景象和精美的环境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忧愁和悲凉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空闺:象征孤独和凄凉。
  • 梧桐叶:象征秋天的萧瑟和离别的哀愁。
  • 同心结:象征无法实现的爱情。
  • 相思结:象征因思念而产生的情感纠结。
  • 十二玉阑干:象征精美而冷清的环境。
  • 风动灯明灭:象征摇曳不定的灯光和不安定的情感。
  • 立尽黄昏:象征时间的长久和情感的深沉。
  • 泪几行:象征泪水的多和情感的强烈。
  • 一片鸦啼月:象征凄凉的氛围和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空闺”象征什么? A. 孤独和凄凉 B. 热闹和欢乐 C. 宁静和安详 D. 繁忙和喧嚣 答案:A

  2. “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和满足 B. 无奈和痛苦 C. 平静和淡然 D. 愤怒和憎恨 答案:B

  3. 诗中的“十二玉阑干”描绘了什么环境? A. 简陋和朴素 B. 精美和冷清 C. 热闹和繁华 D. 宁静和安详 答案:B

  4. “立尽黄昏泪几行”表达了什么? A. 喜悦和满足 B. 无奈和痛苦 C. 平静和淡然 D. 愤怒和憎恨 答案:B

  5. 诗中的“一片鸦啼月”增添了什么氛围? A. 喜悦和欢乐 B. 凄凉和孤独 C. 宁静和安详 D. 繁忙和喧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代悲剧的感慨。
  • 李清照的《声声慢》: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女子的孤独和凄凉。

诗词对比:

  • 夏完淳的《卜算子·秋色到空闺》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代悲剧的感慨,但夏完淳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夏完淳诗集》:收录了夏完淳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夏完淳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夏完淳的诗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张圣民学士知登州 河南王尉西斋 依韵和永叔雪後见寄兼云自尹家兄弟及几道散 施君挽歌 送王巡检之定海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王德言夏日西湖晚步十韵次而和之 宋中道快我生女 送田遵古秀才 雪夜留梁推官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独开头的成语 凡底 是结尾的成语 审时度势 使智使勇,使贪使愚 口出大言 日字旁的字 天工 夏庭 丶字旁的字 淑景 目不转睛 心字底的字 餐云卧石 克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率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