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25
宫中夜景
作者: 范薇 〔清代〕
博得君王宠,羊车去又来。
金炉香篆袅,玉阙漏声催。
春色桃腮妒,秋波柳眼开。
霓裳歌一曲,明月上宫槐。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夜晚的景象,诗人因获得君王的宠爱而频繁出入王宫。金炉中袅袅的香烟缭绕,宫殿的漏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春天的色彩令桃花的面颊妒忌,而秋天的波光则让柳树的眼睛开放。最后一声霓裳曲响起,明月照耀着宫中槐树。
作者介绍:
范薇,清代女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她的诗歌多描写宫廷生活,表现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宫廷中女子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她们在权力中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描绘的夜景,既有欢愉的气氛,也有对春秋更迭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宫中夜景》是一首描绘宫廷夜晚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宫中生活的温婉与华美。首句“博得君王宠”,便引入了女主角的身份,获得皇帝宠爱是她生活的核心。随后的“羊车去又来”,则暗示了她在宫中频繁出入的生活,象征着她的特殊地位。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金炉香篆袅,玉阙漏声催”描绘了宫廷的奢华与宁静。金炉中的香气与漏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接着“春色桃腮妒,秋波柳眼开”,则引入了自然的变化,春天的桃花和秋天的柳树,象征着女子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美的转瞬即逝。
最后一句“霓裳歌一曲,明月上宫槐”,则将夜晚的宁静与欢愉结合,霓裳曲声与明月相映成趣,表现了女主角内心的欢愉与孤独,尽管身处华丽宫廷,但依然难掩内心的孤寂。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夜景的描绘,更是对女子心理的深刻探索,展现了清代女性在权力中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博得君王宠,羊车去又来:
她因受到皇帝的宠爱而频繁出入宫中。
金炉香篆袅,玉阙漏声催:
宫中金炉的香烟缭绕,漏壶滴水的声音催促着时光流逝。
春色桃腮妒,秋波柳眼开:
春天的桃花嫉妒她的美丽,而秋天的柳树则因她的存在而生机勃勃。
霓裳歌一曲,明月上宫槐:
她轻声歌唱,明月洒在宫中的槐树上,营造出迷人的夜景。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宫廷女子的生活,既有对权力与美的享受,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羊车”象征什么?
“金炉香篆袅”的意象主要表现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夜泊牛渚怀古》与《宫中夜景》都描写了夜晚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抒发对历史的思考,后者则聚焦于宫廷女子的生活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