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4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3:23
菰叶离披藕叶攲,精神得似未秋时。
西风坐断群芳路,不属黄花更属谁。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菰(芡实)与藕的叶子相互交错,似乎还没有进入深秋的状态。西风吹来,断绝了百花的路,除了黄花之外,谁还会盛放呢?
诗中提到的“黄花”或许可以联想到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提到的“白日依山尽”,也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洪咨夔(公元1070年-公元1130年),字承宗,号溟华,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常寄情于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奖菊 其二》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之际,洪咨夔在动荡的社会中,借助描绘菊花的生机与韧性,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奖菊 其二》以极简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意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前两句通过描绘菰叶与藕叶的交错,暗示了秋天的来临,然而“精神得似未秋时”则突显出一种不愿接受秋天的情绪,仿佛在提醒读者,尽管外界已然转凉,但内心依然渴望温暖与生机。
后两句则转向更为沉重的思考,“西风坐断群芳路”表达了西风的冷酷与无情,似乎预示着生命的逝去与美好事物的消逝。只有“黄花”依旧坚持在秋风中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在这短短的四句中,洪咨夔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对美的执着。
逐句解析:
菰叶离披藕叶攲:
精神得似未秋时:
西风坐断群芳路:
不属黄花更属谁:
修辞手法: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诗人以黄花为象征,寄托了对生命力的向往与珍惜。
诗中提到的“菰叶”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芡实
C. 荷花
答案:B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了生命的无情?
A. 春风
B. 西风
C. 雨水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坚韧的生命力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B
对比洪咨夔的《奖菊 其二》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但李白的豪放与洪咨夔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多地关注于豪情壮志,后者则细腻入微,注重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