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竟陵酒官舍北有数步草岁寒霜落犹郁然也予为障其风霜暮冬尚自如一日大火焚舍无遗复往寻草不复有矣》

时间: 2025-08-07 15:26:19

诗句

为爱墙隅芳草色,故遮霜霰待新春。

火烧雨洗寻无处,祇有东风吹旧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5:26:19

原文展示:

为爱墙隅芳草色,故遮霜霰待新春。火烧雨洗寻无处,祇有东风吹旧尘。

白话文翻译:

因为喜爱墙角边芳草的颜色,特意遮挡霜雪等待春天的到来。大火和雨水洗劫后,寻找芳草已无处可寻,只有东风吹拂着旧日的尘埃。

注释:

  • 墙隅:墙角。
  • 芳草色:指芳草的翠绿色。
  • 霜霰:霜和雪。
  • 新春:春天。
  • 火烧雨洗:形容灾难性的破坏。
  • 东风:春风。
  • 旧尘:旧日的尘埃,比喻过去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此诗可能是在作者任职竟陵(今湖北天门)期间,目睹酒官舍北的草木在火灾后依然顽强生存,感慨而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耒任职竟陵期间,描述了酒官舍北墙角的一片芳草,在经历了霜雪、火灾和雨水的洗礼后,依然顽强地生存,但最终还是被彻底摧毁。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和人类活动的破坏力。首句“为爱墙隅芳草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珍惜。次句“故遮霜霰待新春”,显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期待和保护。后两句“火烧雨洗寻无处,祇有东风吹旧尘”,则突出了灾难后的凄凉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诗人因为喜爱墙角边芳草的翠绿色,特意采取措施保护它们免受霜雪的侵害。
  • 第二句:诗人期待春天的到来,希望芳草能在春风中复苏。
  • 第三句:然而,一场大火和随后的雨水彻底摧毁了这片芳草,使得它们无处可寻。
  • 第四句:只剩下春风吹拂着旧日的尘埃,象征着过去的痕迹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芳草的顽强生存和最终的毁灭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拟人:将东风拟人化,赋予它吹拂旧尘的动作,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墙角芳草的命运,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芳草色: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霜霰:象征着严酷的自然环境。
  • 火烧雨洗:象征着灾难和破坏。
  • 东风吹旧尘:象征着过去的痕迹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芳草色”象征着什么? A. 生机和希望 B. 悲伤和失落 C. 寒冷和严酷 D. 温暖和舒适

  2. 诗人为何要“遮霜霰待新春”? A. 因为喜爱芳草的颜色 B. 因为害怕霜雪的破坏 C. 因为期待春天的到来 D. 因为想要保护芳草

  3. 诗中的“火烧雨洗”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界的生命力 B. 人类活动的破坏力 C. 春天的复苏 D. 冬天的严寒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耒此诗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自然生命力的赞美,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背景。

相关查询

送裴判官回湖南 行营送马侍御 送独孤cl还京 对月答袁明府 昭君词 题净居寺 送李大夫渡口阻风 宿无可上人房 画蝉 答孙常州见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禀性难移 閠字旁的字 腾根 身字旁的字 骄騧 行若狗彘 附丽 包含渐的成语 麥字旁的字 包含溥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油光水滑 深情厚意 高迈 人望所归 秃子 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