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4:07
画堂春 小春
陈维崧 〔清代〕
不寒不暖好年光,
依然人在江乡。
春人偷嫁与冬郎,
便小何妨。
记得年时岭外,
梅妃犹未胜妆。
如今花满纸糊房,
红紫成行。
整首诗的意思是:天气既不寒冷也不炎热,正是美好的春光,依然生活在江乡的人们。春天的人儿偷偷地跟冬天的青年成了亲,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记得当年在山岭之外,梅花的妃子还没有打扮好,如今却是纸糊的房子里,鲜花满满,红紫相间,成行而盛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他的作品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春季,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画堂春 小春》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温暖阳光与花海,展现了春天的迷人景象。开篇“不寒不暖好年光”即点明了春天的特点,既温暖又宜人,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诗人笔下的“春人”象征着年轻、美丽的生命力,与“冬郎”的对比,暗示着四季交替中生命的延续与变迁。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岁月,“记得年时岭外,梅妃犹未胜妆。”这里的梅妃,不仅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一种对青春美好的怀念。随着时光流逝,梅花的妆容已然打扮妥当,象征着生命的成熟与美的绽放。最后的“如今花满纸糊房,红紫成行”,则是对生活美好状态的描绘,红紫的花朵象征着富贵与幸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回忆,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种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使得《画堂春 小春》成为清代诗词中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渗透出对生命流转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人”指的是谁?
A. 冬天的青年
B. 春天的姑娘
C. 诗人自己
“梅妃犹未胜妆”中“梅妃”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冬天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纸糊房”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豪华
B. 生活的简单与朴素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春晓》中,孟浩然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春天的清晨,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与陈维崧的《画堂春 小春》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更注重对春天的热烈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