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3:26
掷简摇毫气吐虹,兴余庭药咏残红。今宵文字知无几,鼾睡帘中笑二公。
抛开书卷,摇动毛笔,气势如虹;兴致在于庭中的草药,吟咏那残留的花红。今晚写下的文字不知能有多少,帘中鼾睡的两位公子正微笑。
“掷简摇毫”传达了一种放下书本、投身于创作过程中的豪情,可能暗指文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表达的追求。诗中提及的“庭药”与“残红”则反映出自然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慨,似乎是在表达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将个体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表现出恬淡的生活态度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此诗创作于苏辙与友人相聚时,表达了他对创作的热情和对友谊的珍惜。诗中透露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趣,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在友人相聚时的情景,充满了文人特有的雅趣与洒脱。首句“掷简摇毫气吐虹”展现了诗人摆脱世俗束缚,尽情挥洒才情的豪迈气概。第二句的“兴余庭药咏残红”则体现了他对周遭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美好的赞美,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花草的美丽,更寄托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今宵文字知无几”的自谦表现了诗人对创作成果的淡然态度,似乎在暗示,无论今晚的创作如何,他更重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最后一句“鼾睡帘中笑二公”则带有几分幽默与亲切,生动地表现了友人间的温馨关系,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整首诗在简练的笔触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令人倍感亲切与舒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创作的执着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出一种洒脱而积极的人生态度,传达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掷简摇毫”中的“掷简”指的是什么?
A. 抛弃书简
B. 读书
C. 写字
诗中“残红”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生命的短暂
C. 友情
诗人对创作的态度是?
A. 认真
B. 淡然
C. 兴奋
答案:1.A 2.B 3.B
苏辙与苏轼的诗歌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辙的诗更具幽默与亲切感,而苏轼则更多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热情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