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瞻和陶公读山海经诗欲同作而未成梦中得数句觉而补之》

时间: 2025-07-31 04:08:06

诗句

此心淡无著,与物常欣然。

虚闲偶有见,白云在空间。

爱之欲吐玩,恐为时俗传。

逡巡自失去,云散空长天。

永愧陶彭泽,佳句如珠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4:08:06

原文展示

此心淡无著,与物常欣然。
虚闲偶有见,白云在空间。
爱之欲吐玩,恐为时俗传。
逡巡自失去,云散空长天。
永愧陶彭泽,佳句如珠圆。

白话文翻译

我内心淡泊无所依附,和万物保持着愉悦的心境。
在闲暇时偶尔看到,白云飘荡在天空中。
我爱这些景象,想要表达出来,却又害怕被世俗所传扬。
徘徊中我似乎失去了它们,云彩散去,留下空旷的天空。
我永远愧疚于陶渊明,因他的佳句如同圆润的珍珠。

注释

  • 此心:指的是诗人的内心状态。
  • 淡无著:淡泊而没有执著。
  • 欣然:内心快乐、愉悦。
  • 虚闲:空闲、闲暇的状态。
  • 逡巡:徘徊、踯躅。
  • 陶彭泽:指陶渊明,号彭泽,著名的隐士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擅长诗、文。苏辙的诗风清新淡雅,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辙在阅读《山海经》后,受到陶渊明的启发而作。陶渊明以其淡泊名利、隐逸自然的生活方式,深深影响了苏辙的思想。诗作表达了苏辙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我表达的犹豫,同时也流露出对陶渊明的钦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此心淡无著”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淡泊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体会到那种与世无争的快乐。在“虚闲偶有见”中,白云成为了自然的象征,象征着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白云在天空中悠然自得,仿佛在诉说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哲学。

接下来的“爱之欲吐玩,恐为时俗传”则表现出诗人对表达自我的矛盾心理。虽然心中有感触,但又害怕被世俗所误解或是流于表面,而失去本真。这种矛盾引发了诗人的沉思,使得他在“逡巡自失去”中感受到了一种失落感,仿佛那些美好的瞬间在不经意间便消散了。

最后一联“永愧陶彭泽,佳句如珠圆”则是对陶渊明的深切敬佩,表明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我怀疑。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的追求,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心淡无著:诗人坦露内心情感,强调心境的淡泊。
  2. 与物常欣然:说明他与自然万物保持和谐,内心愉悦。
  3. 虚闲偶有见:在闲暇时,偶然看到美景。
  4. 白云在空间:白云象征自然的美好,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5. 爱之欲吐玩:诗人希望把对美景的爱表达出来。
  6. 恐为时俗传:担忧自己的表达被世俗误解或肤浅化。
  7. 逡巡自失去:在徘徊之中,似乎失去了那种美好。
  8. 云散空长天:白云的消散象征着美好瞬间的流逝。
  9. 永愧陶彭泽:对陶渊明的惭愧与敬佩。
  10. 佳句如珠圆:陶渊明的诗句如同珍珠般完美,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内心的淡泊与世俗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白云作为重要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比喻:将陶渊明的诗句比作“珠圆”,表达其珍贵和完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淡泊,同时流露出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对自我创作能力的自省。诗人既希望能够表达内心的感受,又对世俗的看法感到担忧,体现出一种复杂的人性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自由、自然与美好,代表了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 长天:象征广阔与无垠,表达诗人内心的空灵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的字是什么?

    • A) 子瞻
    • B) 子昂
    • C) 子良
  2. 诗中提到的陶彭泽是指谁?

    • A) 陶渊明
    • B) 陶侃
    • C) 陶弘景
  3. "此心淡无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追求功名
    • B) 淡泊名利
    • C) 忧国忧民

答案

  1. A) 子瞻
  2. A) 陶渊明
  3. B) 淡泊名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

诗词对比

  • 苏辙与陶渊明的作品都强调了自然的美,但苏辙在表达中流露出更多的对世俗的反思与自我怀疑,而陶渊明则更直接地追求隐逸和自然的完美结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苏辙的诗歌比较研究》
  • 《古典诗词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金华何生还乡觐省 其二 旅兴 其二十一 普济寺遣怀 寄江西黄伯善兄弟 再用韵荅严衍二上人 其一 寄题契世本东溪渔唱亭 次韵和石末公九日无菊诗 秋日即事 其九 菩萨蛮 至婺州闻官军自温处之江东所过皆空遂从间道还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符 松花江 提土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良心发现 屈指一算 摆好 邑字旁的字 韌韀 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而字旁的字 笑容可掬 鼻字旁的字 偏听偏信 白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