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4:14
与晁激仲夜话
叶梦得 〔宋代〕
外家文采到诸郎,凛凛词锋未可当。
伴我何辞共戎马,怜君聊欲濯糟浆。
残年落寞风尘际,永夜从容银烛光。
祇恐扁舟吾欲去,病慵无意薄淮阳。
这首诗的意思是:外家(指朋友或亲友)对你的文才非常赞赏,然而你那锋利的词句却无人能敌。与你谈论这些话题,何必多言共论戎马生涯(指战争和军事),我只是怜惜你想要在酒中浸泡糟浆而已。残年的我在这风尘之中感到孤独凄凉,漫漫长夜里独自享受银烛下的光辉。只怕那扁舟让我想要远行,病痛让我无心再去淮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戎马”可以联想到古代士人对军事的重视,以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濯糟浆”则体现了对饮酒文化的描摹。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0年-1135年),字懋循,号惭愧,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珍惜。
创作背景
此诗成作于叶梦得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他或许在与友人晁激仲的夜谈中,抒发了自己对生命和友谊的思考。
《与晁激仲夜话》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惜。诗的开篇提到外家对朋友的文采赞赏,显示了对才华的认可,而“凛凛词锋未可当”则暗示出一种难以超越的境界,似乎是在赞美对方的才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提及“戎马”和“濯糟浆”,这不仅是对军旅生活的回忆,也是对饮酒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生活多样性的感受。然而,诗人很快转入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表达出一种“残年落寞”的情绪,显示出他在风尘中感受到的无奈与孤独。
最后两句,诗人借扁舟的意象表达了对远行的渴望,却因病痛而无力行动,暗示了对生命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敬仰,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深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外家文采”和“凛凛词锋”之间的对比,以及“残年落寞”与“永夜从容”之间的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意象的运用也十分生动,扁舟、银烛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在与友人交谈中,流露出对才华的赞美和自身境遇的无奈,主题深邃而富有哲学意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外家”指的是:
A. 亲属
B. 朋友
C. 同事
D. 陌生人
诗人对“戎马”的态度是:
A. 热爱
B. 无所谓
C. 反感
D. 忧伤
诗中“病慵无意薄淮阳”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渴望远行
B. 对生活的厌倦
C. 对友人的依赖
D. 对战斗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