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3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2:08
曾读蔡公诗,夫君志可知。
试看鸾铩翼,岂若豹留皮。
寒柏无阳艳,朝花有夕披。
长公真样子,何必远求师。
曾经读过蔡公的诗,能够理解你的志向。
看看那只失去翅膀的鸾鸟,岂能与留下皮毛的豹子相比?
寒冷的柏树没有阳光的艳丽,早晨的花朵在夕阳下披上了晚霞。
长公(指长辈或真正的人)就是这样的样子,何必去远方寻找师傅呢?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扬,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的关心与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代。作者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对真正才华与内涵的追求,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才能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开篇提到蔡公,既展示了作者的文学修养,也暗示了对高人志向的仰慕。接着通过“鸾铩翼”与“豹留皮”的对比,强调了表面华丽与内在价值之间的距离。鸾鸟的失落与豹子的外在却未必代表真正的实力,生动地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真正的才能和品德往往不在于外在的表现,而是内在的修养与真实的自我。
在接下来的意象中,寒柏与朝花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寒柏虽无艳丽的阳光照耀,却依然坚韧;而朝花在夕阳的映照下则展现了另一种美。这里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提醒人们珍惜真实的自我,不必追逐短暂的虚荣。
最后一句“何必远求师”,引导人们回归内心,强调了自我修炼与内在智慧的重要性。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刘克庄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激励读者寻找真正的自我,超越浮华的外表。
曾读蔡公诗,夫君志可知。
试看鸾铩翼,岂若豹留皮。
寒柏无阳艳,朝花有夕披。
长公真样子,何必远求师。
整首诗传达了对真正才华和内在修养的追求,警示人们不应被表面光鲜所迷惑,而要寻求真实的自我和内心的成长。
“曾读蔡公诗”中的“蔡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鸾铩翼”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寒柏”,它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