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览镜》

时间: 2025-04-30 17:20:10

诗句

览镜无方染白髭,垂车有疏叩丹墀。

故将军老班师后,村校书贫散学时。

百岁电光俄变灭,一场春梦莫寻思。

篱边尚有开残菊,乱插乌巾策杖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0:10

原文展示

览镜无方染白髭,
垂车有疏叩丹墀。
故将军老班师后,
村校书贫散学时。
百岁电光俄变灭,
一场春梦莫寻思。
篱边尚有开残菊,
乱插乌巾策杖嬉。

白话文翻译

在镜子前照见自己,白发已悄然染上,
看到车马在宫廷前轻轻叩打。
老将军在班师归来的时候,
村里的书生贫寒无依,时光流逝。
百岁如电光般一闪而过,
一场春梦已成泡影,不必再去追寻。
篱笆边依然有几朵残菊盛开,
我随意将乌巾插在头上,拄着杖子玩乐。

注释

  • 览镜:照镜子。
  • 无方:没有方向,指没有找准镜子的位置。
  • 染白髭:白发已染上,暗指岁月的流逝。
  • 垂车:指车马经过。
  • 丹墀:红色的台阶,指宫廷。
  • 故将军:曾经的将军,暗示历史的变迁。
  • 班师:指军队打完胜仗返回。
  • 村校书:村里的书生。
  • 贫散:贫困而散落。
  • 百岁电光:形容时间的飞逝。
  • 春梦:美好的梦境,暗指虚幻。
  • 残菊:凋零的菊花,象征生命的脆弱。
  • 乌巾:黑色头巾,古代人常用的装饰。
  • 策杖:拄着拐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天泉,宋代诗人,以其豪放、清新、朴实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晚年,作者在回首往昔的同时,感慨人生的无常,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逝去青春的追忆交织而成,表达了对人生的哲思。

诗歌鉴赏

《览镜》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在镜子前,诗人看到自己已然染白的胡须,反映出年华的逐渐流逝和对衰老的无奈。接着,通过“垂车有疏叩丹墀”,诗人描绘了车马经过宫廷的情景,暗示着权力和地位的变迁,和作为一介书生的无奈感。

诗中提到的“故将军老班师后”,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昔日的荣耀已成过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与个人命运的无常。接下来的“百岁电光俄变灭”,更是让人感受到时间如电光般瞬息万变,生命的短暂使人感到惋惜。

最后两句,“篱边尚有开残菊,乱插乌巾策杖嬉”,用残菊的意象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坚持,而插乌巾、拄杖的嬉戏则展现了一种洒脱和豁达的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中有许多无常,我们仍然可以选择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社会变迁的独特理解,展现了人性中对美好与哀愁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览镜无方染白髭:在镜子前照见自己,发现白发已然染上,表现出对衰老的感慨。
  2. 垂车有疏叩丹墀:车马轻轻叩打宫廷台阶,暗示权力和地位的无常。
  3. 故将军老班师后:老将军的归来让人感慨历史的变迁。
  4. 村校书贫散学时:村里的书生生活贫困,显示出知识与生活的矛盾。
  5. 百岁电光俄变灭:生命短暂如电光一闪而过,强调时间的无情。
  6. 一场春梦莫寻思:美好的梦境一旦逝去,不必再去追寻,表现出对虚幻的释怀。
  7. 篱边尚有开残菊:篱笆边依然有残菊开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8. 乱插乌巾策杖嬉:随意插上乌巾,拄着杖子玩乐,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电光,形象生动。
  • 对仗:如“百岁电光”和“一场春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残菊”、“乌巾”等,充满了象征意义,表现生活的坚持与洒脱。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镜中白发、历史变迁、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传达出对人生无常和生活态度的反思,体现了一种淡然与豁达的处世哲学。

意象分析

  • 镜子:象征自我反省与认识。
  • 白发:代表衰老、岁月的流逝。
  • 丹墀:象征权力与地位。
  • 残菊: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坚持。
  • 乌巾:表明一种生活的洒脱与随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岁电光”比喻什么?

    • A. 时间短暂
    • B. 电闪雷鸣
    • C. 繁花似锦
  2. “篱边尚有开残菊”中“残菊”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衰老与坚持
    • C. 繁荣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欢愉
    • B. 人生的无常与洒脱
    •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较,刘克庄的《览镜》同样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但刘克庄更倾向于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内心的思考,而杜甫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反映人生的沉重与悲壮。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雨中花令 其三 念奴娇 水龙吟 多丽(中秋) 南歌子(己未和韵) 蓦山溪(和鹜州晏倅酴醿) 南歌子(次东坡端午韵) 朝中措(熟水) 蓦山溪(端午有怀新淦) 殢人娇 其二 曾韵寿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澜澜 耂字旁的字 拒虎进狼 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就歼 正色敢言 华胥之梦 刀字旁的字 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摭罗 拥雾翻波 只句 有碍观瞻 包含祸的成语 包含咱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撒科打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