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艾人六言二首》

时间: 2025-04-26 03:46:54

诗句

欹枕三彭暂去,烧船五鬼俱还。

我欲膝行倒屣,君无发上冲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4

原文展示

艾人六言二首
作者:刘克庄
欹枕三彭暂去,
烧船五鬼俱还。
我欲膝行倒屣,
君无发上冲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某种情境下的感受,前两句描绘了一种短暂离去的状态,后两句则表现出一种渴望与无奈的情绪。

注释

字词注释:

  • 欹枕:斜靠在枕头上,形容一种放松的姿态。
  • 三彭:古代传说中的神灵,具体指代不详,可能是形容短暂的休息或离去。
  • 烧船:指的是一种祭祀或驱邪的行为,通常与鬼怪有关。
  • 五鬼:指五种鬼,象征不安或恐惧。
  • 膝行:用膝盖爬行,形容一种卑微的姿态。
  • 倒屣:鞋子反着穿,象征一种不便或不合适的状态。
  • 君无发:古代对人的称呼,表示对方没有头发(可能暗指年老或失去活力)。
  • 冲冠:形容头发凌乱,带有一种激动或愤怒的情绪。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烧船”和“五鬼”与传统文化中的鬼神信仰有关,表现了古人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恐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南宋诗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提倡直抒胸臆,常常结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精神上充满不安与焦虑。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前两句“欹枕三彭暂去,烧船五鬼俱还”给人一种短暂的宁静与随时可能到来的不安。诗人在此处将休息与恐惧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矛盾的情感。后两句则通过“我欲膝行倒屣,君无发上冲冠”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无奈与渴望。他希望能够以卑微的姿态向对方表达心意,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境。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复,展现了个体在社会动荡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欹枕三彭暂去”:描述一种短暂的离去,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放松与期待。
  • “烧船五鬼俱还”:暗示着一种不安的情绪,虽然暂时离去,但内心的恐惧依然存在。
  • “我欲膝行倒屣”:表达出一种卑微的愿望,希望能够谦卑地接近对方。
  • “君无发上冲冠”:通过对方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比喻:将心情与自然现象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反复:通过重复的意象加深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个体在动荡社会中的无奈与孤独展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依然渴求理解与联系的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枕头:象征着安宁与休息。
  • :代表着恐惧与不安。
  • 鞋子:象征着身份与地位的变化。
  • 头发:传达出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彭”指代什么?
    A. 三个神灵
    B. 三种情绪
    C. 三种食物

  2. “膝行倒屣”中“倒屣”指的是什么状态?
    A. 穿错鞋子
    B. 膝盖受伤
    C. 倒退行走

  3. 这首诗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名声
    B. 亲近与理解
    C. 财富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诗与陆游的作品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均能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但刘克庄的诗更注重个体的内心挣扎,而陆游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克庄全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艾人六言二首》的内涵与情感,并在学习中提升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衡阳晚宿 赠李尉归霅川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 水调歌头(丙戌寿蜀阃)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 其一 永州四十里头偶赋题郡驿 过兴安塔寺僧以先世诗来偶赋 和水竹梅烛韵 其二 满江红(甲午宜兴赋僧舍墨梅) 己亥题茅山玉晨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寒耕暑耘 黄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研精致思 烟视媚行 对话 黽字旁的字 包含森的成语 正本溯源 器鼠难投 无事不登三宝殿 乔话 靣字旁的字 包含近的词语有哪些 黄天焦日 脏话 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