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6:29
哭薛子舒二首 其二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忍死教磨墨,留书诀父兄。
读来堪下泪,寄去怕伤情。
墓要师为志,诗于世有名。
夜阑秋枕上,犹梦共山行。
我忍着痛苦教人磨墨,留下字句来告别父兄。
读这字句时让我不禁流泪,寄去的信件又怕伤了感情。
墓碑需要老师为我写志,诗篇在世上流传有名。
夜晚时分在秋天的枕边,仍然梦到与你一起走在山间。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孟坚,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作品多以抒情、咏物为主,赋予了诗词深厚的情感。刘克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沧桑,诗风多变,兼具豪放与婉约。
此诗作于刘克庄失去好友薛子舒后,表达了他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悲痛。诗中通过写作与思念的交融,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与生死离别的无奈。
这首诗以悲痛的情感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及无法言喻的失落感。首句“忍死教磨墨”表现出诗人决心写作的坚毅,尽管心中满是悲痛,但仍然不忘倾诉自己的情感。而“留书诀父兄”则暗示了与亲人、友人之间的割舍与牵挂。诗人通过文字的力量,希望能够将自己对逝者的思念与情感传达出去。
“读来堪下泪,寄去怕伤情”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读到自己写的文字时泪水夺眶而出,同时又担心寄出去的信会让他人感到伤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随后的“墓要师为志,诗于世有名”则是对生死的思考,诗人希望能为逝者留下永久的纪念,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怀念,也是对自己创作的反思。
最后两句“夜阑秋枕上,犹梦共山行”则带有一种惆怅的美,梦中与友人再度相聚,仿佛在山水间徜徉,虽然现实中已无缘再见,但这种梦境却让人倍感温暖与惆怅。
本诗主题在于思念与哀伤,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生死的深刻思考。通过写作与梦境,诗人将情感与思念寄托于文字之中,彰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诗中“忍死教磨墨”中的“忍死”指的是什么?
A. 忍受极大的痛苦
B. 学习写字
C. 参加祭奠
“夜阑秋枕上”中“秋”代表什么?
A. 季节的变化
B. 心情的惆怅
C. 友人的离去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思念与哀伤
C. 愤怒
比较刘克庄的《哭薛子舒二首》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诗人对情感的细腻刻画与对人生的思考。陆游的诗中更多展现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感慨,而刘克庄则关注于个人情感的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