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3:31
德山棒,临济喝,不是横该与竖抹。拈来直下要承当,透网金鳞活鱍鱍。活鱍鱍,任人看,碧天云静冷光寒。行行莫谓知音少,佛祖总在一亳端。
这首诗提到的“德山棒”和“临济喝”是禅宗的两种教导方式,并不是随意的横抹或竖划。要真正理解这些教义,就必须直面它们,才能体味到其中的深意,像透过网眼看到金色的鱼鳞般生动。这样的生动是任由他人观察的,在寂静的蓝天和寒冷的光辉下,行走的人不应该认为知音稀少,因为佛祖的智慧就在一毫之端。
释善果(生卒年不详),宋代禅宗大师,擅长禅理的阐述,作品常融汇哲理与诗意,强调心灵的觉悟与直观。
本诗创作于当时的佛教盛行时期,禅宗思想深入人心,诗人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诗歌传达禅理的深刻和直接。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理。开头提到的“德山棒”和“临济喝”,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常用以唤醒修行者的觉悟。诗人指出,这些教义并不是简单的标记或符号,而是需要直面接受的真实体验。
“透网金鳞活鱍鱍”一句,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真理的直观感受,强调了理解和领悟的灵动性。这里的“活鱍鱍”不仅仅是对智慧的形象化描述,更是对修行者内心状态的真实写照,表现出一种生动、鲜活的生命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行行莫谓知音少”,表达了一种对孤独修行的反思,认为即使身边的人无法理解自己,但是佛祖的智慧就在身边,随时可以领悟。这一观点鼓励修行者在孤独中继续探索与追寻,强调了个人悟道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涵深远,体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领悟佛理,从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首诗的主题是探讨修行与领悟,强调个人内心的觉醒和对真理的追寻。诗人呼吁修行者在孤独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寻找内在的智慧。
“德山棒”和“临济喝”分别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活鱍鱍”是指什么?
诗人认为“知音少”是什么意思?
这份解析试图全面呈现《偈 其四》的内涵与艺术特色,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