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3:41
塞下曲
万骑从天下,边人拭目看。
长城无限窟,饮马一时干。
全诗翻译:
万马齐驰,从四面八方奔来,边疆的百姓都在紧张地注视着。长城之下无数的山谷,马匹在此饮水,片刻之间就干涸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外敌的重要军事设施,历史上多次遭到外族侵犯。诗中提到的“边人”,暗示当时边疆人民面临的紧张局势。
作者介绍:
徐兰,清代诗人,生于战乱之际,诗作多描绘边塞生活和战事,以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其作品多具豪情壮志,常反映时代的动荡。
创作背景:
《塞下曲》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边疆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边塞情景,表达对边疆士兵的关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塞下曲》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紧张景象,展现了骑兵的浩荡及边疆人民的焦虑。诗的开头“万骑从天下”设定了气氛,迅速引入读者的视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边人拭目看”则进一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边疆百姓的目光充满期待与恐惧,仿佛在等待着敌人的来袭或战斗的结果。
诗中提到的“长城无限窟”,不仅是对地理环境的描绘,也可视为历史的隐喻,长城的无数山谷象征着抵御外敌的艰辛。最后一句“饮马一时干”呈现出一种紧迫感,马匹饮水的瞬间,象征着战争的不确定性与生存的艰难。整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写,传递出对战士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战争的关注,体现了对士兵的敬佩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通过生动的描绘,传达出战争带来的不安与困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塞下曲》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万骑从天下”中“万骑”指的是什么?
A. 万人
B. 万马
C. 万骑兵
D. 万骑车
诗中提到的“长城”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和平
B. 战争
C. 抵御外敌
D. 逃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塞下曲》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但《登鹳雀楼》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塞下曲》则侧重于边疆战争的紧张氛围。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共同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关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