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友人》

时间: 2025-07-27 03:27:12

诗句

自说安贫归未得,竹边门掩小池冰。

典琴赊酒吟过寺,

送客思乡上灞陵。

待月夜留烟岛客,忆云闲访翠微僧。

几时献了相如赋,共向嵩山采茯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27:12

原文展示:

赠友人
自说安贫归未得,竹边门掩小池冰。
典琴赊酒吟过寺,送客思乡上灞陵。
待月夜留烟岛客,忆云闲访翠微僧。
几时献了相如赋,共向嵩山采茯苓。

白话文翻译:

我自言自语,安于贫穷却未能如愿,竹边小门紧闭,池水已结成冰。
借着琴声和酒意在寺庙吟唱,送走朋友,心中惦念着远方的故乡,往灞陵而行。
在月夜里留住烟岛的客人,想起曾经闲游翠微山的僧人。
何时能如相如那样赋诗,携手一起去嵩山采摘茯苓?

注释:

  • 安贫:安于贫困,指乐于清贫的生活。
  • 竹边门:竹子旁的小门,暗示隐逸的生活环境。
  • 吟过寺:在寺庙吟唱,表现出一种文人雅趣。
  • 思乡:怀念故乡,表达诗人的乡愁。
  • 灞陵:指灞陵,古地名,可能是指长安附近。
  • 相如赋:指的是《子虚赋》和《上林赋》,相如即司马相如,著名的辞赋作家。
  • 茯苓:一种药用菌,常生长于山林之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与友人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接受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赠友人》是一首蕴含深情的送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前两句的“自说安贫归未得”开篇即抒发了诗人对贫穷的自我调侃,表达出虽然心中有理想,但现实却未能如愿的复杂感受。随后“竹边门掩小池冰”则通过自然景象传递出一种孤寂的意境,竹边的门仿佛象征着一种封闭的生活。

接下来的“典琴赊酒吟过寺,送客思乡上灞陵”描绘了诗人借酒吟唱的情景,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对自身感情与思乡之情的倾诉。灞陵作为一个古老的地名,进一步增强了诗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待月夜留烟岛客,忆云闲访翠微僧”则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回忆,留宿于烟岛的客人,似乎与诗人的心灵交流,记忆中的闲游与清幽的僧人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最后一句“几时献了相如赋,共向嵩山采茯苓”既是对友人的期待,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一种理想追求的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寄托的离愁,也有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说安贫归未得:自我阐述安于贫困的愿望却未能实现,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心情。
  • 竹边门掩小池冰:竹边的小门紧闭,池水结冰,象征着寂静和孤独。
  • 典琴赊酒吟过寺:借琴声与酒意吟唱,体现文人雅趣与洒脱。
  • 送客思乡上灞陵:送别时思念故乡,表现出对故乡的挚爱。
  • 待月夜留烟岛客:在月夜留住远道而来的客人,意在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 忆云闲访翠微僧:回忆往昔闲游的情景,增添了一份宁静与超脱。
  • 几时献了相如赋:渴望能赋诗如相如,寄托了对文化的追求。
  • 共向嵩山采茯苓:希望一同游历自然,寻找生活的乐趣与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状态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意境。
  • 对仗:如“送客思乡”和“待月夜留烟”,形成对称美。
  • 排比:通过一系列动作描绘出友谊的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展现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接受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雅、隐逸。
  • :象征寒冷与孤独。
  • :象征文人雅趣与情感寄托。
  • :象征欢愉与友谊。
  • :象征思念与孤独。
  • :象征轻松与闲适。
  • 嵩山:象征自然与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自说安贫”是什么意思?

    • A. 自我安慰贫穷
    • B. 自夸富有
    • C. 自言自语
  2. “竹边门掩小池冰”中的“冰”象征什么?

    • A. 冷静
    • B. 孤独
    • C. 富裕
  3. 诗中提到的“灞陵”代表什么?

    • A. 朋友的家乡
    • B. 诗人的故乡
    • C. 一种植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张乔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宁静,而张乔则强调人际关系的珍贵。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唐代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的多样性与深度,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唐代诗人的生活与创作》

相关查询

于眉州挽诗 水调歌头(建康留守陈尚书韦华生日) 李参政生日 次韵虞果州 江城子(约刘左史光祖谢会再和) 南阁行 送袁都官知徽州 用大礼杨少卿□韵题冯川庄图 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腴亭 次韵沪帅范郎中再和所送李季允韵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冲结尾的成语 祛蠹除奸 包含榛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守土有责 班命 鹊斑 斋宫 梨头 无可救药 三疾 猛虎扑食 包含硕的成语 三点水的字 齲字旁的字 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匹妇沟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