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3:19
烟霞接杳冥,旅泊寄回汀。
夜雨雷电歇,春江蛟蜃腥。
城侵潮影白,峤截鸟行青。
遍欲探泉石,南须过洞庭。
雾气和霞光连接着无限的天空,
我在旅途中停泊,寄情于水边的小洲。
夜里的雨停了,雷声和闪电都消失了,
春天的江水散发着蛟龙和蜃气的腥味。
城市的轮廓映在潮水中显得苍白,
山峦的轮廓截断了鸟儿的飞行。
我想要遍寻泉水和岩石,
南方的路上必须经过洞庭湖。
张乔,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此诗可能是在旅途中写成的,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结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反映了唐代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江行至沙浦》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旅途感受的诗,体现了作者对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开头“烟霞接杳冥”,描绘出了一幅迷人的自然景象,烟雾与霞光相接,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境。接着,诗人提到“旅泊寄回汀”,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对大自然的寄情之感,显示了诗人的游历心态和对大自然的依恋。
“夜雨雷电歇”一句,描绘了夜间自然景象的变化,雨水停了,雷声消失,营造出一片宁静的氛围;而“春江蛟蜃腥”则通过对气味的感知,传达出春江的生动与活力,展现了自然的丰富多彩。
接下来的“城侵潮影白”则将城市景象与自然景观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城市生活对自然的侵占,透出一丝忧虑。而“峤截鸟行青”则描绘了高山与飞鸟的形象,表现出自然的雄伟与生机。
最后两句“遍欲探泉石,南须过洞庭”表达了诗人对探索自然、寻求清幽之地的渴望,洞庭湖不仅是地理的象征,也是作者心灵归宿的象征,反映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美的享受。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渴望在旅途中寻求心灵的宁静,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烟霞接杳冥”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南须过__”。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