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3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35:38
出疆次副使准阴舟行
作者: 王之望 〔宋代〕
丁年慕请缨,白首翻攘袂。
輶轩遽凭轼,魏阙频回睇。
两淮经战争,万物皆惟悴。
云繁雪霰舞,风猛波涛沸。
椎凌仅通航,鼓夜无停枻。
依樯闻喜朝鲜,酌斚烹匀鳜。
出塞那复古,涉川今已利。
一节谁与持,同舟心靡异。
奋身徇主忧,图国忘私计。
昌黎去怀妾,定远老思妹。
高情独无戚,慧眼不留翳。
岂惟诗酒豪,抑亦文武备。
开馆昔登瀛,奉车元起沛。
君遭功名迫,我堪閒散置。
他年洛下吟,忆君徒拥鼻。
在年轻时我就向往官职,老了却翻动衣袖不再在意。
马车匆匆依靠车辕,频频回望魏阙(古都)。
两淮地区经历了战争,万物都显得凋零。
云层繁密,雪花霰子飞舞,狂风怒号,波涛汹涌。
船只勉强通行,夜里鼓声不断,划桨不息。
依靠船桅听到朝鲜的喜讯,舀起酒来烹制鲜鱼。
出征边塞的事再也不能复旧,渡过河流如今已顺利。
谁来共同分享这一节的旅程,我们同舟共济心思相同。
奋身为国忧虑,心中忘却私利。
昌黎(王安石)离去怀念妾,定远(苏洵)年长思念妹。
我高昂的情怀没有忧愁,慧眼明亮不留阴翳。
岂止有诗酒的豪情,还有文武的修养。
曾经在馆中登高,乘坐车马在沛地畅游。
你遭遇功名的迫切,我却可以悠闲自得。
将来在洛阳吟咏,回忆起你我徒然叹息。
作者介绍
王之望,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常以旅途为背景抒发感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出征之际,反映了作者在行舟途中对国家、个人理想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战乱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出疆次副使准阴舟行》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情感和历史背景的诗作。全诗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个人情感及人生理想的复杂思考。开篇便以对官职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慨开场,点明了诗人不同时期的心境变化。接着,诗人描绘了两淮地区战后的凋零景象,使用“云繁雪霰舞,风猛波涛沸”形象地刻画出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以沉重的视觉冲击。
在对旅程的描绘中,诗人感受到同舟共济的情怀,表达了对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提到的“奋身徇主忧,图国忘私计”更是彰显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与责任感。末尾回忆起昔日的悠闲与当下的功名压力,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充分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旅途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个人理想的深切思考,展现了士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惜,情感真挚且富有深度。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魏阙”指的是哪个地区?
A. 长安
B. 洛阳
C. 古都
D. 南京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战争的感受?
A. 酒
B. 雪与霰
C. 船
D. 以上皆是
“同舟心靡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友谊
B. 竞争
C. 分离
D. 忘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