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大峨绝顶睹圆相佛光成长句二十韵》

时间: 2025-05-05 15:19:16

诗句

峨眉峻极西南著,万景庄严诸佛住。

高标天柱八纮张,雄镇坤维百灵赴。

我来雨霁群峰出,正值春暄三月暮。

上方解冻僧入岩,远俗来游客填路。

篮舆牵挽六十里,梯栈高低三万步。

鱼贯攀缘筋力疲,鸟腾陡绝神魂惧。

行经崖坂几萦曲,望极堪舆莽回互。

锦里遥看井底迷,雪山忽认屏间误。

幽岩得照石发彩,阴洞有声雷蓄怒。

楞伽仙音好鸟语,兜罗绵界神龙护。

沧海潮回波浪平,蓝田日暖烟霏布。

长虹欻放白毫光,淡墨俄瞻紫金聚。

应真飞锡众共睹,圆相摄身人自顾。

六牙白象恍当空,三足赤乌潜隐雾。

琉璃瓶莹秋月白,优昙花净含晓露。

瑞境旁连瓦屋起,合成一界如相附。

神灯夜从九顶朝,散作千山无尽炷。

肉眼亲观佛会开,凡躯恐逐仙风骛。

欲寻傅说箕尾间,休访君平斗牛度。

便排阊阖陟高圆,扰扰人寰何足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9:16

原文展示:

登大峨绝顶睹圆相佛光成长句二十韵
作者: 王之望 〔宋代〕

峨眉峻极西南著,万景庄严诸佛住。
高标天柱八纮张,雄镇坤维百灵赴。
我来雨霁群峰出,正值春暄三月暮。
上方解冻僧入岩,远俗来游客填路。
篮舆牵挽六十里,梯栈高低三万步。
鱼贯攀缘筋力疲,鸟腾陡绝神魂惧。
行经崖坂几萦曲,望极堪舆莽回互。
锦里遥看井底迷,雪山忽认屏间误。
幽岩得照石发彩,阴洞有声雷蓄怒。
楞伽仙音好鸟语,兜罗绵界神龙护。
沧海潮回波浪平,蓝田日暖烟霏布。
长虹欻放白毫光,淡墨俄瞻紫金聚。
应真飞锡众共睹,圆相摄身人自顾。
六牙白象恍当空,三足赤乌潜隐雾。
琉璃瓶莹秋月白,优昙花净含晓露。
瑞境旁连瓦屋起,合成一界如相附。
神灯夜从九顶朝,散作千山无尽炷。
肉眼亲观佛会开,凡躯恐逐仙风骛。
欲寻傅说箕尾间,休访君平斗牛度。
便排阊阖陟高圆,扰扰人寰何足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峨眉山绝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神秘宗教气息。峨眉山巍峨耸立于西南,四周的美景庄严而神圣,仿佛诸佛的居所。高耸的山峰像天柱一样直插云霄,镇守着广阔的天地,吸引了无数灵鸟前来朝拜。诗人到达时,雨后初晴,群峰显现,正值春天的三月末。山顶的僧人进入岩洞,远道而来的游客沿着山路而来。
在这段旅程中,诗人乘坐轿子走了六十里的山路,爬升的梯道高低起伏,走了三万步,身体感到疲惫,心中却充满敬畏。沿着崖边蜿蜒而行,极目远眺,景色如回旋的迷雾。远处的锦里让人迷失了方向,而雪山则让人误以为是屏风。
幽静的岩洞中,石头闪烁着光彩,阴暗的地方传来雷声轰鸣。楞伽的仙音如鸟鸣般动听,兜罗的绵界则神龙护航。大海的潮水回流,波浪平静,蓝田的阳光温暖,烟雾缭绕。长虹飞跃,散发出白毫光,淡墨色的山峦中聚集着紫金的光芒。
人们共同见证那神奇的飞锡,圆满的佛光让人陶醉。白象和赤乌似乎在空中隐现,琉璃瓶在秋月中闪耀,优昙花洁净如晨露。美丽的境界旁,瓦屋悄然升起,形成了一片和谐的世界。神灯夜晚从九顶山朝拜,光芒散落在千山之上,仿佛无尽的香烛。
肉眼所见的佛会开启,凡人却恐怕会追逐仙风而迷失。想寻求傅说的智慧,也无须去访君平的斗牛。于是我便推开阊阖,登上高处,世俗的纷扰又何足挂齿呢?

注释:

  • 峨眉: 指峨眉山,位于四川省,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万景庄严: 指山中景色众多且庄严、威严。
  • 高标天柱: 高耸如天柱,形容山的高大。
  • 雄镇坤维: 雄伟地镇守着广阔的天地。
  • 籃舆: 指轿子,古代用来抬人的交通工具。
  • 筋力疲: 形容攀爬过程中感到体力疲惫。
  • 锦里: 可能指某个地方,表示美丽的景色。
  • 幽岩: 深邃的岩石,带有神秘感。
  • 楞伽: 指佛教经典《楞伽经》,与佛教文化有关。
  • 沧海潮回: 形容大海潮水的变化。
  • 长虹: 指高悬的彩虹,象征美好。
  • 飞锡: 指佛教中的一种神奇现象,寓意神灵显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宗教思想,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王之望游览峨眉山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美和佛教文化的敬仰。峨眉山作为佛教名山,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抒发了对佛教信仰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严密的结构,展现了峨眉山的气势和神秘。开篇以“峨眉峻极”描绘了山的高耸与庄严,接着通过“万景庄严诸佛住”,传达出一种宗教的神圣感。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色与佛教元素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与对自然的热爱。

在描写旅程的过程中,诗人使用了许多动词和形容词,表现出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疲惫,但同时也感受到美景的壮观与心灵的震撼。诗中“肉眼亲观佛会开,凡躯恐逐仙风骛”,表达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世纷扰的淡然态度。

诗歌的最后,诗人以“扰扰人寰何足寓”结束,表明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精神追求的向往,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表达对自然与宗教的敬仰之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峨眉峻极西南著: 描述峨眉山的巍峨高耸,位于西南部。
  2. 万景庄严诸佛住: 形容山中美丽的景色如诸佛所居,神圣而庄严。
  3. 高标天柱八纮张: 峨眉山高耸如天柱,象征着雄伟的气势。
  4. 雄镇坤维百灵赴: 山高大地的力量,吸引许多灵鸟前来。
  5. 我来雨霁群峰出: 雨后,群峰显露,诗人此时到达。
  6. 正值春暄三月暮: 正是春暖花开的三月末。
  7. 上方解冻僧入岩: 僧人在此进入岩洞。
  8. 远俗来游客填路: 远道而来的游客纷纷前来游览。
  9. 篮舆牵挽六十里: 乘坐轿子走了六十里的山路。
  10. 梯栈高低三万步: 上下梯道走了三万步,形容艰辛。
  11. 鱼贯攀缘筋力疲: 游客像鱼一样顺序攀爬,感到筋疲力尽。
  12. 鸟腾陡绝神魂惧: 鸟在高处飞腾,令人感到心惊胆战。
  13. 行经崖坂几萦曲: 行走在崖边,路途曲折。
  14. 望极堪舆莽回互: 远望极远的地方,景色如回旋的迷雾。
  15. 锦里遥看井底迷: 从远处看锦里,仿佛迷失在井底。
  16. 雪山忽认屏间误: 突然认出雪山,像是误入屏风。
  17. 幽岩得照石发彩: 幽静的岩石闪烁光彩。
  18. 阴洞有声雷蓄怒: 阴暗的洞穴传来雷声,仿佛在蓄怒。
  19. 楞伽仙音好鸟语: 楞伽的仙音如同鸟语动听。
  20. 兜罗绵界神龙护: 兜罗的绵界如神龙般护佑。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如“高标天柱”形容山的高耸。
  • 对仗: 诗句多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排比: 通过排比的手法增强了气势,如“长虹欻放白毫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宗教的崇敬,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峨眉: 象征着高耸与壮丽。
  • 万景: 表达自然景色的多样性和庄严性。
  • 白象、赤乌: 代表佛教文化中的神秘意象。
  • 琉璃瓶、优昙花: 代表清净、美丽的意象,寓意神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问题: 峨眉山位于哪个方向?

    • A. 东南
    • B. 西南
    • C. 西北
    • D. 东北
  2. 问题: 诗中提到的“篮舆”指的是什么?

    • A. 轿子
    • B. 马车
    • C. 小船
    • D. 骑兽
  3. 问题: 诗人感到攀登过程中的情感是?

    • A. 兴奋
    • B. 疲惫
    • C. 恐惧
    • D. 无聊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
  • 《望庐山瀑布》:李白以瀑布景色传达豪情。

诗词对比:

  • 王之望的《登大峨绝顶》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王之望更侧重于宗教哲理与内心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包含王之望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2. 《中国古典文学史》:对古代诗词的发展与流派进行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仙姿(九之一) 怨三三 吹柳絮(鹧鸪词) 登兴国寺楼 登黄鹤楼怀古兼寄潘豳老昆仲 烛影摇红·波影翻帘 感兴六首 留侯庙下作 京居暮春感兴二首之一 和人游白云庄二首之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音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奏课 包含禄的成语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殊言别语 戴名世 游口 大势已去 虫字旁的字 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飞梯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遥呼相应 轩檐 包含盟的词语有哪些 明公正气 锥心刺骨 包含纂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