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怀》

时间: 2025-05-02 05:04:47

诗句

海边寂寞村,春半芳菲月。

东风所至处,陋境亦佳绝。

垅麦已翻芒,山花自成列。

愁肠不堪断,预畏柳飞雪。

更忧鶗{决冫换右换鸟}鸣,坐使众芳歇。

白日不可留,请试餐玉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4:47

原文展示

书怀
作者: 王之望 〔宋代〕

海边寂寞村,春半芳菲月。
东风所至处,陋境亦佳绝。
垅麦已翻芒,山花自成列。
愁肠不堪断,预畏柳飞雪。
更忧鶗决冫换右换鸟鸣,
坐使众芳歇。
白日不可留,请试餐玉诀。

白话文翻译

在海边一个寂寞的村庄里,春天已经过了一半,花香和明月交相辉映。东风吹到的地方,即使是简陋的环境也显得格外美丽。田垄上的麦子已经翻起了麦穗,山上的花儿也自成一片风景。愁苦的心情难以承受,心中预感到柳树飞舞的雪花将至。更让我忧虑的是,鸟儿在飞翔中换了方向,导致百花凋谢。白天无法久留,请你尝试品味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 陋境: 简陋的环境。
  • 翻芒: 麦穗翻起,显示成熟的状态。
  • 愁肠: 形容心中愁苦的情感。
  • 柳飞雪: 指柳树的细枝像飞雪一样,寓意春天即将结束。
  • 鶗决冫: 指鸟儿飞翔的场景,形象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动荡的年代,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身处一片寂静的海边村庄,正值春季,虽欣赏到自然的美好,但内心却因种种忧虑而感到沉重。诗中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无奈。

诗歌鉴赏

《书怀》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寂寞的海边村庄与春天的芳菲相映成趣,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外在环境的美丽,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愈加细腻,通过对麦穗和山花的描绘,展现出生命的生机。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于自然的美好中,反而因愁肠难忍而升起不安的情绪。他担忧春天的流逝,柳飞雪的意象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在这首诗中,鸟鸣的变化与众芳的凋谢,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整体而言,诗人在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忧虑中徘徊,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诗的结尾以“白日不可留”结束,令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时光无奈的叹息,展现出诗人面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边寂寞村: 描绘了一个孤独寂静的海边村落,暗示诗人的孤独感。
  2. 春半芳菲月: 春天已过一半,花香与明月共存,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3. 东风所至处,陋境亦佳绝: 东风到来的地方,即使是简陋的环境也显得格外美好。
  4. 垅麦已翻芒: 农田中的麦子已经成熟,象征生命的充实。
  5. 山花自成列: 山上的花儿自然生长,形成美丽的景象。
  6. 愁肠不堪断: 诗人内心的愁苦难以忍受。
  7. 预畏柳飞雪: 心中预感到春天即将结束,柳树的细枝如飞雪般飘落。
  8. 更忧鶗决冫换右换鸟鸣: 对于鸟儿飞翔、鸣叫的变化感到忧虑。
  9. 坐使众芳歇: 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正逐渐消逝。
  10. 白日不可留,请试餐玉诀: 白天无法长久停留,希望珍惜当前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将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忧虑形成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意象: “柳飞雪”、“众芳歇”等意象,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的主题。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 生命的希望与美好的象征。
  • 海边村庄: 孤独与宁静的结合,映射诗人的内心世界。
  • 麦穗和山花: 象征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美丽。
  • 柳飞雪: 暗示春天即将结束,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鸟鸣: 生命的流动与变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之望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柳飞雪”象征什么?
    a) 夏天的到来
    b) 春天的结束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严寒

  3. 诗中描述的“海边寂寞村”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热闹
    b) 寂静
    c) 忙碌
    d) 丰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描绘春天与国破家亡的感慨。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描述春天的美好与人际关系的疏离。

诗词对比:

  • 王之望的《书怀》与李白的《庐山谣》,前者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的忧虑,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意象呈现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宋代诗人传》
  • 《王之望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虎岩听竹 颂古五十七首 送陈中复许写予真 雨中度南口 晦日呈诸判官 咏古五首 其三 荆轲 僧房午睡 舍东桑 山中谣二首 其一 送程烟溪赴鲁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鸭脚 变幻莫测 外轮 故入人罪 交叉火网 彑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遮风挡雨 强直自遂 高文典册 有气无烟 包含桂的成语 秃宝盖的字 遗风遗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