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四绝赠马浩然法师·魏伯阳》

时间: 2025-05-01 15:10:23

诗句

丹成谁羡伯阳仙,白犬腾空恐浪传。

未似尊师得丹诀,火球吞吐葛山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0:23

原文展示:

丹成谁羡伯阳仙,
白犬腾空恐浪传。
未似尊师得丹诀,
火球吞吐葛山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伯阳仙人修炼成功的羡慕,同时又流露出对修道之人真实境界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白犬”,象征着修炼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对传说的好奇,而“尊师得丹诀”则强调了师承的重要性,最后提到的“火球吞吐”则画面生动,展现了修炼的艰辛与壮观。

注释:

  • 丹成:指炼成丹药,象征修道成功。
  • 伯阳:这里指魏伯阳,一位著名的道教炼丹家。
  • 白犬:可能寓意为某种神秘的存在,或是传说中的灵兽。
  • 腾空:形容飞升或升空。
  • 尊师得丹诀:强调学习和传承的重要性。
  • 火球吞吐:形象地描绘炼丹过程中的火焰与气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字子方,号南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和道教思想。其作品常蕴含哲理,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创作此诗时,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许多文人开创了对修道和炼丹的赞美和思考。诗中以魏伯阳为主题,意在表达对道教修炼的敬仰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伯阳仙人修炼的描写,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修道理想。首联“丹成谁羡伯阳仙”直入主题,表达了对成功修道者的羡慕之情。然而,接下来的“白犬腾空恐浪传”,则引入了对传说的质疑,暗示修道并非易事,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与考验。第三联“未似尊师得丹诀”则强调了师承的重要性,意味着即使有羡慕之心,缺乏真实的修炼方法和传承也是徒劳的。最后一句“火球吞吐葛山前”则描绘了炼丹的壮观场景,生动形象,令人向往。

整首诗在欣赏道教理想的同时,也对修炼过程中的艰辛和真实的指导提出了反思,呈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丹成谁羡伯阳仙:开篇即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伯阳修道成功的钦佩与羡慕。
    • 白犬腾空恐浪传:白犬的腾空象征着修道者的飞升,但“恐浪传”则暗示了传说的虚幻和不可靠。
    • 未似尊师得丹诀:指修道者若没有尊师学习,就无法真正掌握修道的秘诀,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 火球吞吐葛山前:用火球的形象描绘炼丹时的壮丽景象,表现出修道的奇妙与严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道比作炼丹,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丹成”与“尊师”,形成美感的平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修道理想的向往,同时也对修道的艰辛与学习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象征着修道成功和长生不老的理想。
  • 白犬:象征神秘和传说,含有不确定性。
  • 火球:象征炼丹过程的艰辛和壮观,体现了修道的奇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伯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老子
    • B. 魏伯阳
    • C. 张果老
  2. 诗中“白犬”象征的是什么?

    • A. 确定性
    • B. 神秘与传说
    • C. 现实生活
  3. “未似尊师得丹诀”强调了什么?

    • A. 修道的难度
    • B. 学习和传承的重要性
    • C. 佛教的教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对比葛立方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葛立方更注重修道过程的艰辛,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庆建州叶守 戊辰书事 寄和汤仲能 田舍即事十首 杂咏一百首·墨翟 次王元度韵 久雨六言四首 蔡溪岩 杂咏一百首·伯夷 又和喜雨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挽狂澜 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冰肌雪肠 违心之论 高卧东山 厂字头的字 年流 釆字旁的字 诲迪 抽选 亡状 朝章国故 双人旁的字 灌夫骂座 矛字旁的字 包含加的词语有哪些 遥开头的成语 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