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1:1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1:19:22
正月十九日京邑上元收灯日
星逐绮罗沉曙色,
月随丝管下层台。
千蹄万轂无寻处,
祇似华胥一梦回。
正月十九日,京城的上元节收灯日。
星星在绮丽的罗绣中逐渐沉入晨曦,
月亮伴着丝竹乐曲,缓缓降落在台阶之上。
人潮车马如潮水般涌动,难以寻觅,
只如同华胥梦境中一瞬间的回忆。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同叔,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诗人,官至宰相。他才华横溢,工于词,风格优雅,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正月上元节,正是元宵佳节,灯火辉煌,人们欢聚一堂,庆祝团圆。诗人在这一节日中感受到的热闹景象与个人的梦幻感受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繁华背后的沉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热闹场面,展现了当时城市生活的繁华与魅力。前两句描绘夜空中的星月,营造出一种绮丽的氛围,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灯火辉煌的节日之中。星星和月亮的变化与人们的欢愉形成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梦幻的短暂。
后两句则从热闹转向静谧,千蹄万轂的喧嚣与华胥梦的回忆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繁华过后的深思。这种转折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既表现了节日的欢愉,又引发了对人生 fleeting moments 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繁华景象的赞美及其背后的孤独与思考,反映出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节日的景象?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上元节
D. 清明节
“华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
B. 梦幻
C. 节日
D. 孤独
诗中描绘的“千蹄万轂”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人群和车马
C. 星星
D. 月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