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3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34:20
奉和圣制上元 其二
作者: 晏殊 〔宋代〕
凤掖千门迥,金缸四照然。
市阛通夜阙,歌肆与云连。
叠鼓迷清漏,游车际晓天。
泛膏仍洁祀,蚕麦伫登年。
全诗翻译:
在这千门万户的辉煌中,凤阁的门庭显得格外开阔,金缸的光辉照耀四方。市场在夜晚通往宫阙,歌舞的场所与浮云相连。层层的鼓声迷乱了清漏的时间,游玩的车队在晨曦中穿行。祭祀的油膏仍旧洁净,蚕和麦子等待着丰收的年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晏殊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著称。他的词多描绘江南的秀美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婉约,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宵佳节之际,表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奉和圣制上元 其二》是晏殊描绘元宵节盛况的一首古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节日夜晚的繁华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开篇“凤掖千门迥”,即以凤阁的华美描绘出宫殿的气派,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喜庆的氛围。接着“金缸四照然”,金缸的光辉象征着富饶,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烈。
“市阛通夜阙,歌肆与云连”,描绘市场与歌舞场所的繁荣,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尽情欢庆的场景。叠鼓声与清漏的迷乱,隐喻着时间在欢乐中飞逝,令人沉醉。末尾提到的“泛膏仍洁祀,蚕麦伫登年”,则将节日与农业生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未来丰收的期待。
整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节日画卷,更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在细腻的描写中,晏殊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社会景象结合,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元宵节的热烈祝贺,描绘了节日的繁华与喜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丰收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掖”象征什么?
“金缸四照然”中的“金缸”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叠鼓迷清漏”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