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3:42
秋夜作
作者:钱起 〔唐代〕
万计各无成,寸心日悠漫。
浮生竟何穷,巧历不能算。
流落四海间,辛勤百年半。
商歌向秋月,哀韵兼浩叹。
寤寐怨佳期,美人隔霄汉。
寒云度穷水,别业绕垂幔。
窗中问谈鸡,长夜何时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尽管有许多打算和努力,但最终却没有成就,内心的思绪在时间的流逝中显得无比悠长。人生到底是个怎样的尽头呢?即使精巧地安排,也难以计算出结果。漂泊在四海之间,辛勤工作已经过了一半的时光。秋天的月光下传来商歌,伴随着哀伤的旋律,诗人不禁叹息。无论是清醒还是梦中,都在怨念着那心爱的佳期,然而美人却在遥远的天际。寒云漂浮,穿过无尽的水面,思念的情感缠绕着窗帘。窗外的鸡鸣声在问,漫长的夜何时才能结束?
“商歌”出自《楚辞》,是指楚国的歌谣,常常表达怅惘与离愁;“霄汉”则常用来指代遥远的天际。
作者介绍:钱起(约 730年-约 799年),字仲明,号白云,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见长,作品多以清新典雅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夜,正值诗人内心感慨之时,可能受到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秋夜作》是一首充满思索与感伤的诗。诗人在秋夜的静谧中,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开篇“万计各无成”直入主题,揭示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努力的无奈和失落。这种情感通过“寸心日悠漫”得以深化,暗示着内心的孤独和漫长的思索。接着,诗人以“浮生竟何穷”反思人生的意义,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后半部分通过“商歌向秋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的叹息似乎在与月亮对话,秋月成为情感寄托的媒介。“美人隔霄汉”则引入了对爱情的思念,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而结尾的“长夜何时旦”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漫长的夜晚中渴望光明与希望,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呈现了一个诗人在秋夜中思考人生与爱情的深邃境界,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爱情的渴望,表现出在孤独与漫长的夜晚中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为读者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波澜。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个季节创作了《秋夜作》?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万计各无成”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成功
B. 无奈
C. 快乐
D. 兴奋
诗中提到的“美人”指的是什么?
A. 一位亲人
B. 诗人的爱人
C. 一位朋友
D. 一位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