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预作消寒九集次艾臣吏部韵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3:26:32

诗句

牢落竟无与,频年类海多。

春香苏冻草,花气醉维摩。

变起江河倒,狂来风雨呵。

劫灰看不得,新岁霎经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6:32

原文展示:

牢落竟无与,频年类海多。
春香苏冻草,花气醉维摩。
变起江河倒,狂来风雨呵。
劫灰看不得,新岁霎经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严寒冬季结束的期待,以及春天即将到来的欣喜。诗中描绘了冬天的凋零与春天的复苏,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与人心的感受。

注释:

  • 牢落:指寒冷的气候,给人以压抑的感觉。
  • 频年:指多年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苏冻草:春天的气息使得冰冻的草木复苏。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典籍中的人物,象征着清净与宁静。
  • 劫灰:意指灾难后的灰烬,隐喻过去的苦难。
  • :瞬间,暗示着新年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家达,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诗歌往往蕴含深意,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冬末春初之际,正值寒冷气候即将结束,春天的气息渐渐显现,诗人通过诗歌寄托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去寒冷岁月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非常细腻,开头的“牢落竟无与”描绘了冬季的寒冷与孤寂,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接下来“频年类海多”则暗示了漫长的寒冬仿佛无尽的海洋,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沉重与无奈。在描绘春天的到来时,诗人使用“春香苏冻草,花气醉维摩”的意象,生动地呈现出春天的气息如何唤醒沉睡的自然,令人心醉神迷。最后,诗人通过“变起江河倒,狂来风雨呵”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狂暴与变幻,同时也映射了人们内心的不安与期待。整首诗在形式上既有对仗,又有节奏感,极具表现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牢落竟无与:描绘冬季的寒冷,感到孤独和无奈。
  2. 频年类海多:感叹漫长的冬季,如同浩瀚的海洋,无法解脱。
  3. 春香苏冻草:春天的气息使得冰冻的草木复苏,象征着希望。
  4. 花气醉维摩:花香扑面而来,令人陶醉,暗示着春天的美好。
  5. 变起江河倒:春天的来临改变了自然的状态,江河流动的景象也变得狂放。
  6. 狂来风雨呵:春天的风雨来袭,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7. 劫灰看不得:经历过的苦难和灾难,难以忘怀。
  8. 新岁霎经过:新年的来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新生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冬季比喻为牢笼,强调其压抑感。
  • 拟人:通过“春香”和“花气”使自然具有人性,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来临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希望与对过去艰难时光的告别,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变化,反映了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重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牢落:象征寒冷和孤独,暗示内心的压抑。
  • 春香:代表希望与新生,传达春天的美好。
  • 劫灰:象征过去的苦难与灾难,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牢落”意指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冬季的寒冷
    C. 夏天的炎热

  2. “新岁霎经过”中“霎”字的意思是?
    A. 瞬间
    B. 永恒
    C. 长久

  3. 诗中提到的“春香”象征着?
    A. 过往的痛苦
    B. 新的希望
    C. 冷漠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曹家达的这首诗与孟浩然的《春晓》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复苏,两者都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但曹家达的作品更强调了冬季的压抑与期待的对比,而孟浩然则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宁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曹家达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

相关查询

送僧游太白峰 长安遣怀 曲江 关下早行 送升道靖恭相公分司 哭栖白供奉 塞上还答友人 少年行 寓兴 送人归日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缄 围龙房屋 拈花弄月 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框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浴的成语 七损八伤 披星戴月 氏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风烛之年 齲字旁的字 楚居 精奇古怪 皮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闾阎安堵 步斗踏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