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东山下》

时间: 2025-05-03 04:54:28

诗句

夜宿东山下,人家隔板桥。

泉声霜下起,雾气月中飘。

芋子兼皮煮,松枝带节烧。

老翁年九十,起坐说前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54:28

原文展示:

夜宿东山下,人家隔板桥。
泉声霜下起,雾气月中飘。
芋子兼皮煮,松枝带节烧。
老翁年九十,起坐说前朝。

白话文翻译:

在东山脚下过夜,村舍隔着一座小桥。
泉水在霜降的夜里流淌,雾气在月光中飘荡。
煮的是芋头和芋头皮,烧的是带有节的松枝。
一个九十岁的老人,坐起来谈论往昔的朝代。

注释:

  • 夜宿东山下:在东山的山脚下过夜。
  • 人家隔板桥:指的是与人家隔着一座木板桥。
  • 泉声霜下起:泉水在霜降的夜晚流动的声音。
  • 雾气月中飘:在月光下飘荡的雾气。
  • 芋子兼皮煮:将芋头和芋头的皮一起煮。
  • 松枝带节烧:用带有节的松枝作为柴火烧。
  • 老翁年九十:指年纪已高的老人,九十岁。
  • 起坐说前朝:老人起身坐好,讲述过去的朝代。

典故解析:

“前朝”一词常用于古代文学中,指代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朝代,通常是与现今朝代相对的。诗中提到的“前朝”可以引发对历史的思考,老人以其丰富的经历和记忆,成为历史与现实的连接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崧(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其诗风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描述的夜宿情景,表现了作者在东山下静谧的氛围中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歌鉴赏:

《宿东山下》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与陶醉。开篇以“夜宿东山下”点明环境,简单而富有画面感,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东山的静谧和宁和。接着“人家隔板桥”透出一种恬淡的乡村气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淡化,仿佛在这宁静的夜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融为一体。

“泉声霜下起,雾气月中飘”则进一步渲染出夜的氛围,泉水声清脆悦耳,霜降的夜晚带来一丝寒意,而月光下的雾气则增添了神秘感。这种诗意的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更引发了对生活的深思。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煮芋头、烧松枝,生活的画面与自然的描写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朴素而真实的生活。

最后一句“老翁年九十,起坐说前朝”则将主题引向历史的深度,九十岁的老人不仅是时间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传承者。他的故事与经历,仿佛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反映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整首诗以自然和人生的交融为主线,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宿东山下:呈现出诗人身处的环境,暗示着隐居的生活方式。
    • 人家隔板桥:暗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营造出一种亲切感。
    • 泉声霜下起:用声音描绘自然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热爱。
    • 雾气月中飘:进一步渲染出夜的静谧和梦幻,营造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 芋子兼皮煮:朴实的饮食描写,体现出乡村生活的真实与简单。
    • 松枝带节烧:自然的材料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原始和纯粹。
    • 老翁年九十:引入人类的历史和生命的延续,体现出岁月的沧桑。
    • 起坐说前朝:老人讲述历史,暗示着对过去的思考与回忆。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生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拟人:泉声、雾气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上下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淡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东山:象征着隐逸与自然,代表着人们向往的理想生活。
  • 泉声: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 雾气:象征神秘与梦幻,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 老翁:象征着智慧与历史的传承,体现了对过去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前朝”指的是哪个朝代?

    • A. 现朝
    • B. 过去的朝代
    • C. 未来的朝代
  2. 诗人夜宿的地点是哪里?

    • A. 东山下
    • B. 西山下
    • C. 南山下
  3. 诗中提到的老人几岁?

    • A. 八十
    • B. 九十
    • C. 一百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刘崧的《宿东山下》都描写了自然环境的美,前者更偏重于秋天的景色,后者则着重于夜晚的宁静。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风格各有不同,王维的诗更显豪放,而刘崧则显得细腻。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明代诗人刘崧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与思想》

相关查询

阌乡寓居十首。钓竿 江树 豫让 玉堂种竹六韵 华清宫四首 其三 中秋陪熙用学士禁中玩月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杨花 寄僧 出潼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铸此大错 奉如神明 紫胆 深入细致 見字旁的字 乖唇蜜舌 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包含必的成语 长字旁的字 六料 三撇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丧胆消魂 凝冽 新姑爷 眼勾勾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