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47
原文展示:
背郭才数里,深林溪四环。 精庐于此建,寓舍即其间。 我已成栖遁,君能数往还。 故知交义厚,不与世情关。
白话文翻译:
离城郭不过数里,四周环绕着深林和溪流。 在这里建起了精美的居所,我的寓所就在其中。 我已经选择了隐居的生活,希望你能常来往。 因为我们之间的交情深厚,不受世俗情感的影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写给朋友公择的,表达了自己隐居的决心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重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士人选择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隐居的环境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深林溪四环”和“精庐于此建”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隐居地,而“我已成栖遁,君能数往还”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自然和友情的双重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背郭才数里,深林溪四环。
精庐于此建,寓舍即其间。
我已成栖遁,君能数往还。
故知交义厚,不与世情关。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逸生活和对友情的珍视。作者通过描绘隐居地的幽静环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友情的描述,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和不受世俗影响的特点。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精庐”指的是什么? A. 精心建造的居所 B. 普通的房屋 C. 寺庙 D. 学校
作者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世俗的厌倦 D.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故知交义厚”表达了什么?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世俗的厌倦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