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1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16:47
原文展示:
过我不停轨,嗔公但忆归。民思河内借,士失荆州依。别去目易极,诗来寒益衣。今时未为贵,岁晚望荆扉。
白话文翻译:
你经过我这里不停留,我责怪你只想着回家。百姓思念像河内借粟那样,士人失去了像荆州那样的依靠。分别后视线容易模糊,你的诗来让我感到寒意更添衣。现在并不算贵重,晚年时我仍期望能望见荆州的门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他在陈择之经过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陈择之经过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望。陈择之是当时的赣守留尚书,因得祠亟归,赵蕃在此别之,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过我不停轨”和“嗔公但忆归”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匆匆离去的遗憾和责怪,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后文通过“民思河内借”和“士失荆州依”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依赖和期望。最后两句“今时未为贵,岁晚望荆扉”,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友人的长久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依赖和期望,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过我不停轨”中的“轨”指的是什么? A. 车轮的轨迹 B. 道路 C. 轨道 D. 轨迹
诗中“民思河内借”用的是什么典故? A.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B.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C.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D. 《史记·项羽本纪》
诗中“士失荆州依”用的是什么典故? A.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B.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C.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D. 《史记·项羽本纪》
诗中“今时未为贵”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现状的不满 B. 对现状的淡然 C. 对现状的焦虑 D. 对现状的失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