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2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5:42
送刁景纯学士赴越州
作者:梅尧臣 〔宋代〕
会稽迎太守,舟屋画粉雘。
前舟载图书,後舟载女乐。
月出镜湖心,长笛使孤作。
还见渔者来,曾令李謩愕。
吹裂比竹管,士果不可度。
二分学宫装,艳色斗京洛。
尝闻有西子,菡萏不相若。
得郡考故迹,精绝古所怍。
慎莫为俗牵,乘闲数斟酌。
在会稽迎接太守的场景中,船上的房屋被粉饰得如同画一般。前面的船上载着书籍,而后面的船上则装载着乐器和女子的歌舞。月光照耀在镜湖的中心,悠扬的长笛声使人感到孤寂。远处的渔者驶来,令李謩感到惊讶。他们的笛声犹如撕裂的竹管,士人们的气度果然无法与之相比。学宫的装束分为两种,颜色艳丽如京洛之地。曾听闻有位西子,她的美丽与荷花相比也不逊色。得知郡中考察的旧迹,使我感到无比自豪。然而要谨慎,不要被世俗所牵绊,趁着闲暇细细品味。
梅尧臣,字子华,号曰“梅村”,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修养闻名。梅尧臣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常融入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此诗作于梅尧臣送别刁景纯赴越州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送刁景纯学士赴越州》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文化的思考。开篇用“会稽迎太守”引入场景,展现出一种热闹而庄重的气氛,随后通过“舟屋画粉雘”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优雅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前舟载图书,後舟载女乐”,不仅表现了当时学士的文化修养和社交生活,也暗示了古代士人的生活方式。月出时的景象,既是自然美的展现,也是内心情感的映射。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李謩与渔者的对比,展现出士人与平民的不同气度。此处的“吹裂比竹管”不仅描绘了乐声的高亢,也隐含了对士人气度的反思。“二分学宫装,艳色斗京洛”,则体现了对文化与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向往。而最后几句则提醒人们要谨慎,不要被世俗的牵绊所左右,展现了诗人对追求理想生活的坚持。
全诗围绕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理想生活和文化追求的追思与向往。诗中对自然和人文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中提到“前舟载图书”,代表什么?
“月出镜湖心”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
梅尧臣与李白的诗风相对,梅尧臣更注重细腻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的气势。在主题上,两者都关注文化与理想,但表现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