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2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5:34
颖傍成蹊李,其实小于拳。
谁知皴枝瘦,生此绀玉鲜。
摘以筠梢笼,沉以石根泉。
濛濛粉未落,粲粲叶犹连。
荫树咀甘液,安知有苦煎。
报君惜兹乐,时咏逍遥篇。
在颖川边上长成小径的李子树,其果实其实小于我的拳头。
谁能知道这树的枝干虽瘦,却能结出鲜艳如绀玉般的果实。
我用竹枝轻轻摘下,沉入石根泉水中。
那粉色的花瓣还未凋落,枝叶依然青翠相连。
树荫下的甘甜果实,哪里知道它曾经历的苦难。
我把这份欢愉报答给你,时常吟咏那逍遥的诗篇。
梅尧臣,字子云,号天池,晚号卉村,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后世称为“梅诗”。他以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为题材,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梅尧臣在诗中通过描写李子树的生长过程,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苦乐的感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的崇尚。
梅尧臣的这首诗通过对李子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韧。首句“颖傍成蹊李”,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环境,李子树在小径旁茁壮成长,象征着自然的灵动。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对李子果实的细致观察,突出了其外形的鲜艳与美味,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
“摘以筠梢笼,沉以石根泉”一句,将人和自然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梅尧臣在此不仅仅是描述一种果实,更是在传达一种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荫树咀甘液,安知有苦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在享受自然给予的甘甜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其背后所经历的艰辛与困苦。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哲理,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艺术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李子树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珍惜,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铭记其中的艰辛。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蕴含了对生活的思考,展示了生活中的乐与苦。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是用来象征生命的美好的?
A. 皴枝瘦
B. 绀玉鲜
C. 沉以石根泉
D. 荫树咀甘液
诗中提到的“拳”主要是用来形容什么?
A. 果实的大小
B. 树的高度
C. 风的速度
D. 水的深度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A. 直接描述
B. 叙事
C. 抒情
D. 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