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2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27:10
元夕无灯
作者: 高宪 〔金朝〕
九陌无灯夜悄然,
小红时见点春烟。
多情惟有梅梢月,
拍酒楼头照管弦。
在这没有灯火的元宵夜,四处静悄悄的;偶尔能看到小红的身影,仿佛是春日的烟雾。唯一让人感到情意绵绵的,只有梅树上挂着的明月,照耀着酒楼的楼头,伴随着乐器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梅梢月”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对梅花的喜爱和象征,梅花常与高洁、孤傲的情绪相连。
作者介绍:
高宪,金朝诗人,以清丽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见长。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元夕”是指元宵节,古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象征着团圆与喜庆。然而,诗中却描绘了一个无灯的元夕,表现出一种孤独与落寞的氛围,可能与诗人的个人体验或时代背景有关。
《元夕无灯》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的开头“九陌无灯夜悄然”,简单的一句,却营造出一种安静而寂寞的氛围,暗示着节日的热闹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小红时见点春烟”,小红的出现似乎让夜晚有了些许生气,但又显得那么微弱和短暂,仿佛在强调夜的孤寂。
“多情惟有梅梢月”一句,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却又无奈于现实的冷漠,梅梢上的月亮似乎成为了他唯一的情感寄托。最后一句“拍酒楼头照管弦”,则通过音乐的意象,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感伤,似乎在诉说着一段难以言表的情感故事。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孤独感的元宵夜,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现实的孤独,反映了在节日热闹背后个体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九陌”指的是( )。
A. 街道
B. 山谷
C. 河流
D. 草地
“小红”在诗中可能象征着( )。
A. 春天
B. 失落
C. 快乐
D. 伤痛
诗人的情感主要是( )。
A. 高兴
B. 孤独
C. 愤怒
D. 安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宪的《元夕无灯》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出孤独的情感,但高宪更多的是对节日氛围的反思,而李白则在酒中寻找慰藉,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中均包含了关于元宵节及相关古诗词的背景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