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不成寐望月有感》

时间: 2025-07-31 08:42:05

诗句

蕉窗寂静已更深,银蜡烧残玉漏沉。

万缕清愁传夜柝,半床幽梦碎秋砧。

声闻寒鹤作长啸,目送飞鸿动远吟。

睡起怀人清不寐,一帘明月照罗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8:42:05

原文展示:

蕉窗寂静已更深,
银蜡烧残玉漏沉。
万缕清愁传夜柝,
半床幽梦碎秋砧。
声闻寒鹤作长啸,
目送飞鸿动远吟。
睡起怀人清不寐,
一帘明月照罗衾。

白话文翻译:

窗外静谧,夜色已深,
蜡烛快要烧尽,时光悄然流逝。
万缕忧愁伴随夜间的更鼓,
半床幽梦被秋天的砧声打碎。
远处传来寒鹤的长啸,
我目送飞鸿,吟唱着远方的诗篇。
从梦中醒来,思念之情使我难以入睡,
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罗衾上。

注释:

  • 蕉窗:蕉叶制成的窗户,象征夏季的清幽。
  • 银蜡:指蜡烛,因其白色而称“银”。
  • 玉漏:古代计时工具,用水流失来计时,象征时间的流逝。
  • 夜柝:夜间的更鼓,表示夜深人静时的时间流逝。
  • 幽梦:指美好的梦境。
  • 秋砧:秋天的砧声,象征着秋季的悲凉。
  • 寒鹤:寒冷的季节飞来的仙鹤,象征孤独。
  • 飞鸿:指北归的大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罗衾:细腻的被子,象征温暖的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祖瀛(约1620年-约1680年),字子明,号季生,清代诗人,生于浙江。陆祖瀛的诗歌多以清新雅致著称,表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自然情趣,常涉及爱情、思乡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深夜,诗人因思念友人或爱人而无法成眠,月光照耀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这种情感在清代文人中十分常见,反映出那个时代对人际情感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夜不成寐望月有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的开头“蕉窗寂静已更深”给人以宁静的感觉,随着夜色的加深,诗人内心的忧愁也愈发显现。蜡烛的燃烧与时间的流逝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生短暂与思念的无尽。

“万缕清愁传夜柝”一句,将“愁”与“夜柝”结合,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传达了诗人因思念而生的忧伤。接下来的“半床幽梦碎秋砧”,则生动地描绘了梦境被现实打破的瞬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失落。

“声闻寒鹤作长啸,目送飞鸿动远吟”,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窗前远望,听到寒鹤的啼鸣和飞鸿的归去,象征着诗人心中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事的思考。最后两句“睡起怀人清不寐,一帘明月照罗衾”则将诗人的思念与月光结合,月光的明亮照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表现出诗人对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孤独的夜晚,思念的深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蕉窗寂静已更深:夜色渐深,窗外景象静谧,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2. 银蜡烧残玉漏沉:蜡烛快要烧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夜的沉寂。
  3. 万缕清愁传夜柝:千丝万缕的愁绪伴随着夜间的更鼓声,营造出一种无尽的忧伤。
  4. 半床幽梦碎秋砧:梦境被现实的声音打破,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
  5. 声闻寒鹤作长啸:远处的寒鹤啼鸣,象征孤独与离别。
  6. 目送飞鸿动远吟:目送飞往远方的大雁,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7. 睡起怀人清不寐:从梦中醒来,怀念之情使人难以入睡。
  8. 一帘明月照罗衾:明亮的月光照在床上,暗示思念的情感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银蜡”比喻时间的流逝,用“寒鹤”与“飞鸿”象征孤独与思念。
  • 拟人:将思愁具象化,赋予其生命。
  • 对仗:如“寒鹤作长啸”与“飞鸿动远吟”,增强了诗的形式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念为主线,揭示了人在孤独的夜晚对亲友的怀念与内心的愁苦,反映出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蕉窗:象征幽静的环境,暗示诗人的内心状态。
  • 银蜡:时间的象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寒鹤飞鸿:分别象征孤独与思念,传达了离别的情感。
  • 明月:象征思念的寄托与光明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蕉窗”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寂静的环境
    • B. 诗人的思念
    • C. 明亮的月光
  2. 诗中“银蜡烧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的无奈
    • B. 对爱情的渴望
    • C.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人“目送飞鸿”表达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感慨
    • B. 对离别的思念
    • C. 对未来的期盼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与孤独的情感。
  • 《秋夕》 by 杜牧:探讨了秋天的孤寂与思念。

诗词对比:

  • 《夜不成寐望月有感》与《静夜思》
    • 两首诗都在夜晚中表达了思念之情,但陆祖瀛的诗更加强调思念的幽深与孤独,而李白则更偏向于对故乡的怀念,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包含陆祖瀛及其他清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诗词分析与鉴赏的基础知识。
  • 《陆祖瀛传》:详细介绍陆祖瀛生平与创作背景的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曾达臣挽词二首 寄谢蜀帅表起岩尚书阁学寄赠药物二首 寒食上冢 五更入宣城诣天庆观朝谒 九日即事呈尤延之 谢唐德明惠笋 瓶中淮阳红牡丹落尽有叹三首 其一 胡季亨赠集句古风效其体奉酬 和萧伯和韵 黄世成挽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追勘 卝字旁的字 剖裂 死中求活 一搭两用 融融泄泄 黄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力挽颓风 包含坠的词语有哪些 虫虱 书记翩翩 包含堆的词语有哪些 邴管 不置可否 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