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7:04
题新山寺壁
高宪 〔金朝〕
列壑攒峰发兴新,
落花飞絮舞馀春。
虚堂坐视三千界,
冠者相从五六人。
涧草软宜承屐齿,
溪泉清可濯缨尘。
静听山鸟松风里,
始悟人间乐未真。
这首诗描绘了新山寺的景象,山峦重叠,充满生机,落花和飞絮在春风中翩翩起舞。诗人坐在空旷的堂内,俯瞰着三千世界,身边聚集着三五个友人。山涧的草柔软,适合踩踏,溪水清澈,可以洗去衣襟上的尘埃。静静地倾听山鸟在松林间的鸣叫,这时我才明白人间的乐趣其实未必真实。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透过“虚堂”、“三千界”等表达,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世繁华的思考,反映出一种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高宪,金朝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往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高宪游历于新山寺时所作,反映了他在自然环境中的思考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体现了诗人对人间名利的淡然和对自然的向往。
高宪的《题新山寺壁》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的开头“列壑攒峰发兴新”描绘了新山寺周围的壮丽景色,仿佛这些山峦在春天的气息中焕发着新的生机。接下来的“落花飞絮舞馀春”,细腻地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生动,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
在“虚堂坐视三千界”中,诗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坐在寺庙的空堂中,俯瞰着辽阔的世界,这种视野的开阔和心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后面几句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涧草的柔软与溪泉的清澈,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画面,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最后的“静听山鸟松风里,始悟人间乐未真”,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宁静的自然中,渐渐领悟到世俗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真谛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一种超然的心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世俗快乐的反思,倡导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虚堂”指什么?
“涧草软宜承屐齿”中的“屐”指什么?
诗中“始悟人间乐未真”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