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3:15
物色当秋半,登临更夜阑。
山光倒眠水,水影上摇山。
宿鹭都飞去,渔人独未还。
老夫与明月,分割一清湾。
在秋天的中旬,夜晚更加深沉。
山光倒映在水中,水影摇曳着山影。
栖息的白鹭都已飞走,渔人却还未归来。
我这位老人与明月,分享着这一片清澈的水湾。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诗中提到的“明月”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相呼应,象征着孤独与清高。古人常以月亮为朋友,表达对自然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悟。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孟容,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江西,晚号“醉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常常带有闲适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诗人借助夜景的描绘,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淡泊。面对纷扰的世事,诗人选择在夜晚与明月共处,以此抒发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题十里塘夜景》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全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诗的开篇“物色当秋半,登临更夜阑”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秋天的夜晚,仿佛耳边能听到微风拂过,看到夜色渐深的情景。接下来的“山光倒眠水,水影上摇山”,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出山水之间的和谐美。诗中“宿鹭都飞去,渔人独未还”则勾勒出一种宁静的孤独感,宛如诗人独自一人面对自然的沉思,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一句“老夫与明月,分割一清湾”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亲切感,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淡泊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夜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淡泊。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老夫”指的是谁?
A. 渔人
B. 诗人
C. 白鹭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秋天的感怀
B. 对战争的思考
C. 对爱情的描写
“山光倒眠水”中的“山光”是指什么?
A. 山的影子
B. 山的光影
C. 山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