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寿藏》

时间: 2025-04-25 18:00:52

诗句

负鍤刘伯伦,坐圹司空图。

谁为后来达,息庵与之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00:52

原文展示:

负鍤刘伯伦,坐圹司空图。谁为后来达,息庵与之俱。

白话文翻译:

背着锄头的刘伯伦坐在圹地上,描绘着司空图。谁能在未来成就大业,与他同在的还有息庵。

注释:

字词注释:

  • 负鍤:背负着锄头,指农民或劳动者。
  • 刘伯伦:刘学箕所指的历史人物,因其勤劳而被称为“伯伦”。
  • :指土堆或墓穴,这里指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地方。
  • 司空图:古代地理图,指一种权威的地图。
  • 息庵:可能指另一个与刘伯伦相关的人物或地点。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刘伯伦”与“息庵”,可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象征着勤劳与智慧的结合。这里的“司空图”则是对未来方向的描绘,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社会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刘伯伦的描绘,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尊重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劳动者的生活状态与理想。诗的开头以“负鍤刘伯伦”引入,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勤劳的形象,展现出对农民辛勤工作的赞美。接着“坐圹司空图”则暗示了思考与规划的过程,表明在辛勤劳动中也需要智慧与远见。

最后两句“谁为后来达,息庵与之俱”则表达了对未来成就的渴望,寓意着只有通过勤奋与智慧,才能实现理想。诗人在这里不仅赞美了劳动者,更突出了理想与实际的结合,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既有对现实的关注,又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负鍤刘伯伦:描绘了一个背负锄头的农民形象,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
  2. 坐圹司空图:表现出劳动者在辛勤工作之余,也在思考未来的发展与规划。
  3. 谁为后来达:发出疑问,谁能在未来取得成功,表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盼。
  4. 息庵与之俱:暗示有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努力,体现了团结与奋斗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司空图”比作未来的理想蓝图,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使得整体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与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强调了劳动与智慧的结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刘伯伦:象征着勤劳与坚韧。
  • 司空图:象征着理想与方向。
  • 息庵:可能象征着志同道合的伙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负鍤”指的是什么?

    • A. 背负锄头的劳动者
    • B. 农田
    • C. 地图
  2. “坐圹司空图”中的“圹”指的是什么?

    • A. 墓地
    • B. 土堆
    • C. 水田
  3. 诗歌传达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未来的迷茫
    • B. 劳动与理想的结合
    •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学箕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可以发现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刘的作品更倾向于劳动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的兴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昨日出城南行 治圃杂书二十首 巫峡秋怀八首 其二 闻寓舍之侧花盛开口占绝句 出行 湖斋坐雨 东城作小秦淮道古诗来索佚事答以五绝 其四 代书答陶比部兰亭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一 吴园 正蒙主文教授大著宠示佳章辄继严韵仰酬盛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字旁的字 经史子集 办备 足干 唇竭齿寒 酢浆草 空解 会家不忙 风行草偃 鬼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埒略 双人旁的字 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余膏剩馥 鲸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