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0:39
次韵弟观田蚕即事
作者: 陈著 〔宋代〕
诗礼虽传世,农桑不离门。
梅天缫雪屋,秧雨种云村。
衣帛知先老,含饴拟弄孙。
愿言同井乐,无怨亦无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珍视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尽管诗书礼仪在世间流传,但农桑的劳作依然离不开家门。在梅雨季节,家中缫丝作坊如同白雪般洁白,而在雨中,稻秧被种植在云雾缭绕的村庄里。衣物和丝绸已经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含着糖果的孩子在旁嬉戏,似乎预示着后代的温馨。诗人希望与家人共同享受这种简单的生活乐趣,心中没有怨恨,也没有过多的恩情。
作者介绍:
陈著,生活在宋代,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日常生活和自然的观察,风格清新自然,关注人间烟火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农忙时节,诗人观察乡村生活和田蚕养殖的场景而作,表达对简单农家生活的珍视与对家庭和睦的向往。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四联的形式,语句简洁却意蕴深厚。开篇即以“诗礼”与“农桑”对比,突出农耕生活的重要性,指出即便有文化传承,日常生活的劳作依然不可或缺。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雨季节的农田与缫丝作坊,生动地勾勒出田园生活的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衣帛知先老”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磨难,既有对物质的感慨,也折射出人对岁月的反思。而“含饴拟弄孙”则转向家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儿童纯真的喜爱,体现了诗人对家族延续的思考。
最后,诗人希望与家人共享井边之乐,这种对简单幸福生活的向往,蕴含着浓厚的人情味。全诗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有对家庭温暖的珍视,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农耕生活,表达了对简单、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追求权力
B. 珍视家庭与农耕生活
C. 描绘自然风光
D. 探讨人生哲理
“衣帛知先老”中“衣帛”指的是:
A. 食物
B. 衣物与丝织品
C. 工具
D. 家具
诗中提到的“井乐”指的是:
A. 在井边的生活乐趣
B. 井水的美味
C. 井的声音
D. 井的深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