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6:45
新篁故蒙丛,恶草刚荟翳。
删薙似少恩,成渠玉无际。
新生的竹子像旧日的丛林一样茂密,杂草刚好遮蔽了视线。
修剪似乎并没有多少情义,形成的水渠宛如无边无际的玉带。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和正直,这与诗人的情感密切相关。修剪竹子时的冷淡态度反映了一种对自然的无情和对美的遗忘,表现出诗人对环境变化的感慨。
张镃,字伯韶,号竹隐,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关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此诗写于诗人隐居生活中,借竹桥的意象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修剪行为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人对自然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开头的“新篁故蒙丛”对比新旧竹子的生长,带出一种时间交替的感觉。杂草的遮蔽则暗示了自然生态中的复杂性与变化,草木丛生与人类的修剪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修剪行为的冷漠和对自然美的遗憾,使用“玉无际”作为水渠的比喻,既美化了景象,又反映了内心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通过对竹子与杂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诗中“新篁”的意思是:
A. 旧竹子
B. 新生的竹子
C. 杂草
D. 水渠
“恶草刚荟翳”中的“荟翳”表示:
A. 繁茂
B. 遮蔽
C. 修剪
D. 交错
诗人对修剪竹子的态度是:
A. 热爱
B. 无情
C. 无所谓
D. 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