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7:52
月色夜逾净,虚庭当我前。
风裳几白玉,何烦佩褊褼。
曼倩去已久,谁同醉陶然。
空怀依隐心,三叫芙蕖边。
月光在夜晚愈加清澈,照亮了我面前的空庭。
风中轻拂的衣衫如同白玉般洁白,何必烦恼佩戴那轻薄的衣饰。
曼倩离去已经很久,谁能与我一同畅饮、陶醉于美酒之中?
心中空怀隐秘的情感,唯有在芙蕖旁边轻声呼唤三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镃,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作者身处庭院中,感受着明月的清辉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月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中通过描写月光、庭院、衣衫、思念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开篇以“月色夜逾净”描绘出一个清澈透明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月光的柔和与静谧。接着“虚庭当我前”则将诗人孤独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空荡的庭院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诗人在此情境中回忆起曼倩的离去,内心的失落感愈发显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空怀依隐心,三叫芙蕖边”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然心中空怀情感,却无人与之共鸣,只有在芙蕖边轻声呼唤,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整首诗在清幽中渗透着淡淡的忧伤,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诗人内心的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失去情感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失去情感的惋惜,反映出孤独与思念交织的复杂情感,突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曼倩”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诗人的思念之人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品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自然的美
B. 个人的孤独与思念
C. 社会的繁华
D. 生活的悲惨
“月色夜逾净”中的“逾”可以理解为:
A. 增加
B. 减少
C. 变化
D. 结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