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8:37
妆艳,自影胜花惊照鉴。
翠眉山样低敛,愁多浑未澹。
燕子避人飞闪。
水痕双尾飐。
几回商略心感。
履痕苔点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妆容艳丽的女子,她的影子在镜中显得比花儿还要美丽。她的眉毛像苍翠的山峦一样低垂,愁苦多得让她的神情显得不那么清淡。燕子在她身边飞来飞去,显得格外灵动。水边的痕迹如同双尾轻轻摇曳。她的心中几次思索着感受,脚下的青苔留下了一点一点的足迹。
此诗在描写女子的美丽时,借用了许多自然界的元素,如花、山、燕子、水等,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燕子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春天和生机。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女性形象,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为“归国谣”系列中的一首,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尤其是女性之美。
《归国谣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愁苦。开头以“妆艳”引入,直接点明了女子的美丽,并通过“自影胜花”描绘出她的美丽超出了花朵的妍丽,传达出一种绝世之美。而“翠眉山样低敛”则以自然景物来形容女子的眉形,进一步加深了她的美丽,同时也透出一丝忧愁。
诗中“愁多浑未澹”一句,体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外表光鲜,但内心却有着难以言表的愁苦。接下来的“燕子避人飞闪”则描绘了生动的场景,燕子在飞翔中显得灵动而自由,而她却被愁绪所缠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诗意,既有对女性美的赞美,又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个诗歌更加深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如“自影胜花”)、拟人(燕子“避人飞闪”)和对仗(如“履痕苔点点”),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愁苦,表现了诗人对美与愁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与忧伤共存的感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美学,通过自然的描绘反映了人的情感状态。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燕子”的出现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女子是怎样的形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