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5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57:59
相公临戎别帝京,
拥麾持节远横行。
朝登剑阁云随马,
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
川柳万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
须知明主待持衡。
这首诗描写了杜相公(杜审言)在出征前与皇帝的告别,表现了他即将踏上征程的壮志和豪情。诗中提到他早晨登上剑阁,云雾随马而行;晚上渡过巴江,雨水洗净了士兵的铠甲。沿途的山花和柳树万千,似乎在迎接和送别这位征士。诗的最后提到他到达蜀城的日子,提醒人们要知道明君在等待他归来。
作者介绍:岑参,字于陵,号青莲,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场面,情感豪放,语言奔放,常常体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盛世,国家需要勇猛的将领和士兵去维护边疆的安宁。岑参通过描绘出征前的场景,表达对杜相公出征的支持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写杜相公出征前的情景,展现了边塞士兵的豪情与壮志。开头两句点明出征的背景,杜相公别帝京,象征着他即将踏上征途,怀有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接着,诗人通过“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的描写,展现出出征的艰辛与壮美,剑阁的高耸与巴江的奔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空间感与动态感。而后面“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人情,山花和柳树似乎在为出征者送行,传达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希望和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士兵们的关怀与期待。最后两句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使命感,诗人提醒人们要珍惜明主的期望,重视将士们的回归。整首诗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展现了岑参深厚的艺术造诣与爱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出征主题,表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对将士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唐代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相公别帝京是为了什么?
A. 出征
B. 访友
C. 观光
“朝登剑阁云随马”中的“云”主要指什么?
A. 天气
B. 形势
C. 随行的马
诗中提到的“蜀城”是指哪个地方?
A. 成都
B. 重庆
C. 广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岑参的《奉和杜相公发益昌》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出征的豪情,但岑参更侧重于边塞的雄壮与将士的精神,而王之涣则通过高远的视野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未来的憧憬。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视角上各有千秋,反映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