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2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20:34
原文展示:
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
作者:岑参 〔唐代〕
女几知君忆,春云相逐归。
草堂开药裹,苔壁取荷衣。
老竹移时小,新花旧处飞。
可怜真傲吏,尘事到山稀。
白话文翻译:
这位女子怎么会知道你对她的思念呢?春天的云彩像是追随着你回家。草堂里开着药草,苔藓的墙壁上挂着荷叶做的衣服。老竹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矮小,新花在旧处飞舞。可怜那真傲的官吏,尘世的事务在山中变得稀少。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未涉及明显的古典典故,但整体意境和情感反映了岑参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子美,号青原山人,生于长安。岑参以其豪放奔放的诗风、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边塞的壮丽景色及士兵的生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岑参在送别朋友梁判官时写的,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世俗官场生活的感慨。在唐朝,许多诗人常常在送别中流露出对人生、对友情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岑参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怀。首句“女几知君忆”,以质朴的口吻开篇,直接抒发了对离别者的惦念。随后,诗人通过春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温柔的归乡气氛,而草堂的细节则传达了简朴生活的宁静。诗中的“老竹移时小,新花旧处飞”,通过对比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可怜真傲吏,尘事到山稀”更是将诗歌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岑参作为边塞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女几”的意思是?
A. 朋友
B. 你身边的女子
C. 亲人
D. 同伴
“草堂开药裹”中的“药裹”主要指什么?
A. 药草
B. 药膏
C. 药物的包裹
D. 药的香气
诗中“可怜真傲吏”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官吏的敬仰
B. 对官吏的同情与反思
C. 对官吏的赞美
D. 对官吏的轻蔑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岑参的《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描写,而《登鹳雀楼》则侧重于壮丽的景色与豪情壮志。两者都体现了唐诗的豪放,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方式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