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55
安公子(和次膺叔)
少日狂游好。阆苑花间同低帽。 不恨千金轻散尽,恨花残莺老。 命小辔翩翩随处金尊倒。 从市人拍手拦街笑。 镇琼楼归卧,丽日三竿未觉。 迷路桃源了。乱山沈水何由到。 拨断朱弦成底事,痛知音人悄。 似近日曾教青鸟传佳耗。 学凤箫拟入烟萝道。 问刘郎何计,解使红颜却少。
这首诗表达了年轻时的狂放游乐之情,尤其是在花丛中与友人一起欢乐的景象。尽管不在乎花费千金,但却痛惜花瓣凋零、黄莺老去。诗人希望随意驾驭小马车,享受酒宴的乐趣,却又被街上的人们笑声打断。回到镇上的琼楼休息时,阳光已经高挂,却还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迷失在桃源中,面对重重山水,无法到达理想的境地。拨动琴弦,心中无奈又感叹,知音已是寥寥无几。近日又听说青鸟传来佳音,想要像凤箫一样走入烟雾缭绕的小道。最后不禁问起刘郎的打算,为什么红颜却渐渐消逝?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公弼,宋代诗人,以豪放派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涉及的游乐、饮酒等活动体现了当时文人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生活态度。
《安公子》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感叹的诗作,通过诗人对年轻时光的追忆,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描绘了年轻时与友人游玩于阆苑花间的欢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渴望。诗人不在乎金钱的挥霍,反而更在意花开的瞬间与生命的无常,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感伤在诗中反复出现。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从欢乐的场景转向对人生的思考,迷失在桃源的意象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却又感到无从到达。拨断朱弦的细节,更是对心中知音的渴望与失落。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隐含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对生活乐趣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词测试:
诗中“阆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拨断朱弦”意指?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