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0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00:10
林黑涧逾响,天青山更高。
诸蕃能跽拜,前队肃弓刀。
卧簟惟功狗,喧枝尽伯劳。
不因程计日,待猎看风毛。
在林中,黑色的涧水流动声回响,天空清澈,山更显高峻。
各地的藩王能够跪拜,前方的队伍严肃地拿着弓刀。
躺在竹席上只想着功名利禄,喧闹的枝头上只剩下了伯劳鸟的叫声。
不因日程的安排,等待狩猎的时候,看着风中飘动的毛发。
“诸蕃能跽拜”中提到的“诸蕃”是对当时各地方藩王的称呼,表明了王权的威严与统治的广泛性。诗中提到的“猎”和“风毛”,可以联想到古代狩猎的文化,狩猎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象征权力和高贵身份的活动。
孙元衡,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风独特。
《还过他里雾》创作于清代,正值清朝盛世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个人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引子,展现了作者对周遭环境的细致观察。首句“林黑涧逾响,天青山更高”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幅清新而高远的自然图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诗人转向政治与社会,提及“诸蕃能跽拜”,暗示了权力的集中与社会的等级制度。此处的“肃弓刀”更是为诗增添了一种紧张感,体现了对权力和斗争的深刻理解。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卧簟惟功狗”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反思,似乎在质疑追求功名的意义。而“喧枝尽伯劳”则以鸟鸣的消失象征人的孤独与失落,形成了一种内心的对比与反思。最后,诗人以“待猎看风毛”结束,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富有哲理的意味。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自然与人事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功名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诸蕃”指的是:
A. 各地的农民
B. 各地的藩王
C. 各地的商人
D. 各地的文人
“卧簟惟功狗”中的“功狗”指的是: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狗的喜爱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战斗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