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还度》

时间: 2025-04-27 14:11:25

诗句

我行朔已晦,溯水复沿流。

戎伤初不辨,动默自相求。

眷言还九派,回舻出五洲。

萧散烟雾晚,凄清江汉秋。

沙汀暮寂寂,芦岸晚修修。

以此南浦夜,重此北门愁。

方圆既龃龉,贫贱岂怨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1:25

原文展示:

我行朔已晦,溯水复沿流。戎伤初不辨,动默自相求。眷言还九派,回舻出五洲。萧散烟雾晚,凄清江汉秋。沙汀暮寂寂,芦岸晚修修。以此南浦夜,重此北门愁。方圆既龃龉,贫贱岂怨尤。

白话文翻译:

我行走到了北方已经到了月末,逆流而上又顺着河流前行。战争的伤痛起初难以分辨,行动与沉默自然相互寻求。我怀念着回到九江的分流,回船穿过五大洲。傍晚时分,烟雾散去,江汉的秋天显得凄凉清冷。沙滩上的小洲在暮色中寂静无声,芦苇丛生的岸边在夜晚显得修长。在这样的南浦之夜,再次感受到北门的忧愁。方与圆既然不协调,贫贱之人又何必怨恨。

注释:

  • 朔已晦:指北方已经到了月末。
  • 溯水复沿流:逆流而上又顺着河流前行。
  • 戎伤:战争的伤痛。
  • 动默自相求:行动与沉默自然相互寻求。
  • 眷言还九派:怀念着回到九江的分流。
  • 回舻出五洲:回船穿过五大洲。
  • 萧散:烟雾散去。
  • 凄清:凄凉清冷。
  • 沙汀:沙滩上的小洲。
  • 芦岸:芦苇丛生的岸边。
  • 南浦夜:指南方的夜晚。
  • 北门愁:指北方的忧愁。
  • 方圆既龃龉:方与圆既然不协调。
  • 贫贱岂怨尤:贫贱之人又何必怨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方的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伤痛的感慨和对贫贱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北方的旅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戎伤初不辨,动默自相求”一句,既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也反映了人们在动荡时期的无奈与寻求。而“萧散烟雾晚,凄清江汉秋”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清冷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何逊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行朔已晦”:诗人行走到了北方已经到了月末,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
  • “溯水复沿流”:逆流而上又顺着河流前行,描绘了旅途的具体行动。
  • “戎伤初不辨”:战争的伤痛起初难以分辨,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困惑。
  • “动默自相求”:行动与沉默自然相互寻求,表达了人们在动荡时期的无奈与寻求。
  • “眷言还九派”:怀念着回到九江的分流,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回舻出五洲”:回船穿过五大洲,描绘了旅途的广阔。
  • “萧散烟雾晚”:傍晚时分,烟雾散去,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凄清江汉秋”:江汉的秋天显得凄凉清冷,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沙汀暮寂寂”:沙滩上的小洲在暮色中寂静无声,描绘了旅途的孤寂。
  • “芦岸晚修修”:芦苇丛生的岸边在夜晚显得修长,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 “以此南浦夜”:在这样的南浦之夜,表达了对南方的怀念。
  • “重此北门愁”:再次感受到北门的忧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忧愁。
  • “方圆既龃龉”:方与圆既然不协调,表达了社会的不和谐。
  • “贫贱岂怨尤”:贫贱之人又何必怨恨,反映了诗人对贫贱生活的无奈和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萧散烟雾晚”中的“萧散”比喻烟雾散去,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拟人:如“动默自相求”中的“动默”拟人化,表达了人们在动荡时期的无奈与寻求。
  • 对仗:如“沙汀暮寂寂,芦岸晚修修”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北方旅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伤痛的感慨和对贫贱生活的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清冷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何逊诗歌的艺术魅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如“戎伤”、“萧散”、“凄清”、“沙汀”、“芦岸”等,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清冷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文化内涵:如“戎伤”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萧散”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凄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沙汀”和“芦岸”描绘了旅途的孤寂。
  • 象征意义:如“戎伤”象征战争的伤痛,“萧散”象征宁静,“凄清”象征凄凉清冷,“沙汀”和“芦岸”象征旅途的孤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戎伤初不辨”反映了什么? A. 战争的残酷 B. 旅途的艰辛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美丽
    2. “萧散烟雾晚”中的“萧散”比喻什么? A. 烟雾散去 B. 战争的结束 C. 旅途的开始 D. 自然的宁静
    3. “沙汀暮寂寂”描绘了什么? A. 旅途的孤寂 B. 战争的残酷 C. 自然的美丽 D. 时间的流逝
    4. “贫贱岂怨尤”表达了什么? A. 对贫贱生活的无奈和接受 B. 对战争的怨恨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阅读何逊的其他作品,如《临行与故游夜别》等,以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诗词对比:可以将何逊的这首诗与同时期的其他诗人作品进行对比,如与陶渊明的田园诗进行对比,分析其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南北朝诗选》、《何逊诗集》等,以深入了解何逊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日旅怀 惜春 洛阳春望 长安春夕旅怀 秋晚 下第 题笙 秋日怀江上友人 白角簟 题沧浪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鬻宠擅权 羞字的笔顺练习_正确书写汉字羞 少容 冲满 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名家描写春天的现代诗精选_春天现代诗赏析 爪字旁的字 勤杂 显示器 包含步的成语 相须为命 无以自解 单人旁的字 左右等宽的汉字有哪些_左右等宽的字大全 齊字旁的字 知而不争 拍板定案 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