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8: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8:59:35
晨兴
作者: 韩偓
晓景山河爽,闲居巷陌清。
已能消滞念,兼得散馀酲。
汲水人初起,回灯燕暂惊。
放怀殊未足,圆隙已尘生。
清晨的景色山河都显得清爽,闲居的街巷显得格外宁静。
已经能够消除心中的烦恼,也得以散去剩余的酒意。
汲水的人刚刚起身,回头的灯光使得燕子暂时惊飞。
放开胸怀的感觉仍然不够,圆形的空隙中已然落满了尘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清晨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表现出一种归隐的理想,这在唐代文人中是常见的主题。
作者介绍
韩偓(约789年-约850年),字景山,号青松,唐代诗人,湖北人,擅长五言诗及律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诗多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晨兴》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们推崇隐逸生活的时期。作者通过对清晨宁静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晨兴》是一首描绘清晨宁静景象的诗。开篇以“晓景山河爽”描绘了清晨清新的自然环境,展现出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闲居巷陌清”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抛开尘世喧嚣,享受安静生活的心情。诗中通过“已能消滞念,兼得散馀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往日烦恼的解脱,同时也暗示了他对酒醉后的清醒和生活的反思。
在描写生活细节方面,汲水的身影和惊飞的燕子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体现了晨起时的宁静与生活的气息。最后两句“放怀殊未足,圆隙已尘生”则引发深思,虽然诗人试图放下心中的杂念,但生活的尘埃却仍然不可避免地侵入。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内心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形象感。例如“晓景山河爽”与“闲居巷陌清”形成对仗,增强了表现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宁静的晨光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反映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晓景”的意思是?
A. 清晨的景色
B. 黄昏的景色
C. 夜晚的景色
D. 午后的景色
诗中提到的“汲水人初起”指的是?
A. 一个人在水边思考
B. 一个人在清晨取水
C. 一群人在溪边玩耍
D. 一个人在打水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A. 晓景山河爽
B. 已能消滞念
C. 回灯燕暂惊
D. 圆隙已尘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晨兴》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绘了清晨的美景,但李白的诗更多表现出对远方的憧憬与壮志,而韩偓的《晨兴》则侧重于内心的平和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展现了唐代诗人在自然描写上的不同风格与情感取向。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