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1:55
坐来簌簌山风急,
山雨随风暗原隰。
树带繁声出竹闻,
溪将大点穿篱入。
饷妇寥翘布领寒,
牧童拥肿蓑衣湿。
此时高味共谁论,
拥鼻吟诗空伫立。
我坐在这里,听到山风呼啸而来,山雨随着风在原野和低洼地带悄然降临。树木发出的繁杂声响中传来竹子摇曳的声音,溪水的细流仿佛要穿过篱笆而涌入。送饭的妇女因天气寒冷而缩紧了布领,牧童则裹着湿透的蓑衣。此时,诗中高深的意境与谁能共赏讨论呢?我捂着鼻子吟咏着诗句,孤独地伫立在这里。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尤其是“此时高味共谁论”,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对诗意的追求。
韩偓(约763年-约824年),字少常,号夏山,唐代诗人,曾任官职,喜爱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天,诗人身处山中,感受到山风和雨水的交织,抒发了对自然景象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雨天的山野景象,诗人以“簌簌山风急”开篇,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营造出一种急促而生动的气氛。随之而来的“山雨随风暗原隰”更是将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状态结合在一起。诗中描绘的树木声响、溪水流动,展现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这场雨中的心情。
在“饷妇寥翘布领寒,牧童拥肿蓑衣湿”一联中,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严酷。饷妇和牧童的形象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最后一句“拥鼻吟诗空伫立”,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索,仿佛在与自然进行无声的对话。
整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将自然景象与人情冷暖结合,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感悟,表达了在自然中孤独思考的情怀。
诗中的“簌簌”是指什么?
A. 细雨声
B. 风声
C. 竹声
“饷妇”一词中,妇女在做什么?
A. 送饭
B. 织布
C. 种田
诗人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
B. 快乐
C. 愤怒
答案: 1-B, 2-A,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