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8:48
原文展示:
公馀湖畔赏,携仲步虚房。
琴鼓清流碧,杯浮嫩菊黄。
浩源通太液,远嶂抱披香。
曲罢饶佳况,鸣榔夜渡湘。
白话文翻译:
在公馀湖的岸边观赏美景,我与友人携手漫步于虚房之中。
琴声和鼓声在清澈的湖水上荡漾,酒杯漂浮在嫩黄的菊花旁。
浩瀚的水流连接着太液湖,远处的山峦环抱着芬芳的气息。
乐曲结束后,余韵缭绕,夜晚的渡口传来榔声,仿佛在渡过湘江。
注释:
诗词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湖畔景象,营造出一幅清幽和谐的画面。开头两句通过“公馀湖畔”和“携仲步虚房”展现出诗人与友人一起欣赏自然之美的悠闲情景。接下来的“琴鼓清流碧”描绘了音乐与湖水相互交融的美妙感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愉悦的氛围。酒杯漂浮在菊花旁的细节则展示了秋日的丰收与美好,仿佛把自然的芬芳与人间的欢愉融合在一起。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浩源通太液”与“远嶂抱披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展现了湖泊的浩瀚与远山的清香,给人一种开阔、自由的感觉。最后的“曲罢饶佳况”与“鸣榔夜渡湘”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意犹未尽的愉悦与对夜晚的期待,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展现了明代文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琴鼓清流碧”与“杯浮嫩菊黄”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湖畔秋日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一种恬淡、悠闲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选择题:诗中“琴鼓清流碧”描绘了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音乐与湖水的交融
C. 友谊的深厚
D. 秋天的到来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公馀湖”象征着_____。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 (对/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