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不去吟》

时间: 2025-05-02 18:21:27

诗句

行年六十六,不去两般事。

用诗赠真宰,以酒劝象帝。

面未发酡颜,心先动和气。

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1:27

原文展示:

不去吟 邵雍 〔宋代〕

行年六十六,不去两般事。 用诗赠真宰,以酒劝象帝。 面未发酡颜,心先动和气。 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

白话文翻译:

我今年六十六岁,不再做两件事。 用诗歌赠送给天上的主宰,用酒劝告天帝。 脸上还未泛起醉意,心中已先感到和谐之气。 在天地之间俯仰自得,自知心中无所愧疚。

注释:

  • 行年:指年龄。
  • 不去:不再做。
  • 两般事:指两件特定的事情。
  • 真宰:指天上的主宰,即天帝。
  • 象帝:指天帝。
  • 酡颜:因饮酒而脸红。
  • 和气:和谐的气氛或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悟,风格淡泊明志,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我内心的审视。在六十六岁的高龄,他选择不再做某些事情,用诗歌和酒来表达对天帝的敬意,展现了一种超脱和自足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邵雍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中“不去两般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选择和放弃,而“用诗赠真宰,以酒劝象帝”则体现了作者对天帝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更是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自足,以及对天地间一切的坦然接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年六十六,不去两般事。”:作者自述六十六岁,选择不再做两件事,具体何事未明,但体现了作者的生活选择。
  2. “用诗赠真宰,以酒劝象帝。”:用诗歌表达对天帝的敬意,用酒来劝告天帝,展现了作者的虔诚和生活的乐趣。
  3. “面未发酡颜,心先动和气。”:脸上还未泛起醉意,心中已先感到和谐之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自足。
  4. “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在天地之间俯仰自得,自知心中无所愧疚,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坦然和自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用诗赠真宰,以酒劝象帝”中的“用诗”与“以酒”,“赠”与“劝”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比喻:“面未发酡颜,心先动和气”中的“酡颜”比喻饮酒后的脸红,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对自我内心的审视,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足,以及对天地间一切的坦然接受。

意象分析:

  • “真宰”、“象帝”:象征天上的主宰,体现了作者对天帝的敬意。
  • “酡颜”:象征饮酒后的脸红,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生活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在诗中提到的“不去两般事”是指什么? A. 不再写诗和饮酒 B. 具体未明 C. 不再读书和旅行 D. 不再工作和休息 答案:B

  2. 诗中的“真宰”和“象帝”指的是什么? A. 天上的主宰 B. 地上的神灵 C. 人间的皇帝 D. 山中的神仙 答案:A

  3. 诗中“面未发酡颜,心先动和气”表达了什么? A. 作者饮酒后的状态 B. 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自足 C. 作者对天帝的敬意 D. 作者对生活的选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诗作,如《观物吟》、《梅花诗》等,都体现了他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内心的平和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任氏园二咏·骛远楼 任氏园二咏·舫斋 曲尺山云居寺 前年一首投赠刘荆州 李仲高石君堂 李彦泽从余求卫公兵法 李安抚生日 九日同韶美谊夫登妙明分韵得光字 净明长老睡庵 监乐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薄养厚葬 尘览 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觅迹寻踪 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期单 艮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食子 耂字旁的字 千里迢遥 从医 一夜夫妻百日恩 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市井之徒 单人旁的字 唱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