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38
新秋又值新晴后,天容倍饶澄莹。
露气涵空,风威送爽,万象虚含清净。
初凉未冷,正帘影摇波,扇纨将屏。
久坐空廊,数萤明灭乍栖定。
铜壶宵漏渐转,爱中庭地白,圆月飞镜。
瘦不胜秋,疏还剩绿,一树垂杨低映,喧来更静。
又匝字鸣虫,纺纱声竞。
拌兴暝迟,尽酬清夜永。
在新秋季节的晴朗天气里,天空显得格外清澈透明。
露水弥漫在空中,清风送来凉意,万物都显得清新而宁静。
初秋的凉意还未完全降临,帘子轻轻摇曳着,扇子在屏风前轻轻扇动。
我长时间坐在空荡荡的廊道里,看到几只萤火虫时隐时现,偶尔停留。
铜壶的漏壶声渐渐响起,月光照耀着中庭,犹如一面飞舞的明镜。
秋天的气息让我感到瘦弱,树木稀疏,仍然保留着些许绿色,低垂的杨柳在宁静中显得更加安详。
虫鸣声此起彼伏,纺纱的声音也在此时此刻响起。
我在这样的夜晚中感到意兴阑珊,尽情享受这漫长的清夜。
端木埰,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清代新秋时节,反映了诗人对初秋的感受,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这首诗以清新的秋日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感受,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开头的“新秋又值新晴后”便引入了秋天带来的清新气息,配合“天容倍饶澄莹”,让人感受到一种洁净的自然风光。诗中“露气涵空,风威送爽”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给人以清爽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接下来的描写更为细腻,帘影摇曳与长时间的等待,勾勒出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
诗人在夜晚的观察中,看到萤火虫的点点光亮,与“铜壶宵漏”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一节的“瘦不胜秋,疏还剩绿”则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坚韧,低垂的杨柳与虫鸣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邃的美感,令人遐想。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宁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秋天的感慨与自然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细节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脆弱以及自然美的珍惜。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铜壶宵漏渐转”中“铜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用于计时的器具
C. 一种饮水器具
D. 一种装饰品
“瘦不胜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失落与感伤
C. 愤怒
D. 无所畏惧